欧盟家底再厚,也赶不上乌克兰花钱的速度。 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评估,2026—2027年乌克兰将出现约1357亿欧元的资金缺口,涵盖军费、政府运作、社会基本服务等多项支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向27国领导人发出正式函件,要求各国在12月峰会前拿出明确方案,否则乌克兰可能无法在 2026年第二季度前拿到关键资金。 如果把乌克兰比作一家被战争烧得快见底的公司,那么接下来两年它的运营成本就是这1357亿欧元。钱从哪来?欧盟各国现在像一群股东被叫进会议室,冯德莱恩把账本往桌上一拍:钱必须找齐,否则乌克兰公司可能熬不到 2026 年中。 问题不是要不要救,而是到底怎么救,在致各国的信中,冯德莱恩给出了三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各国无偿捐款,自己掏钱,这就是最直接的现金救急。但问题很现实,很多欧盟国家今年财政都紧绷,德国刚因为预算裁决闹得焦头烂额,法国赤字高得吓人,意大利的债务压得政府不敢多花一分钱。要他们每国再掏几十亿,难度就像让月光族突然攒一年房租,理论上可以,但实际痛苦指数爆表。所以,这方案简单但凑不出大钱。 第二个方案:欧盟统一去借钱。 就是欧盟打包成一个大主体去市场发债,一口气把钱借回来。效率高,但更敏感:谁担保?以后谁还?德国、荷兰这种财政稳健国最警惕,生怕未来演变成大家一起还,结果就是他们替别人买单。这在政治上非常难讲,遇上国内反对党,政府更不敢轻易答应。 第三个方案:动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 这是最诱人也最麻烦的。欧盟手里冻结了大量俄罗斯国家资产,其中很大一部分(1850亿欧元)放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数字看上去像免费大金库,但问题像刺一样多: 法律刺: 欧盟现在有权冻结,但没有权利随便挪用。动用就可能被俄罗斯告上国际仲裁庭。 金融刺: 如果欧盟被视为想动就动,全球投资者会想:“钱放在欧洲安全吗?”资本可能撤离,直接动摇欧洲金融中心的信誉。 比利时更怕刺: 因为资产在它家地盘上,一旦官司爆炸,风险和赔偿可能由比利时政府和金融机构承担。 简单说,这笔俄罗斯资产像一个保险柜:钥匙在欧盟手里,但柜子外贴着警告——“打开可能爆炸”。 冯德莱恩的结论其实很务实:三条路都不好走,但必须走。欧盟如果不在12月做决定,乌克兰从2026年起可能出现军费缺口、政府工资发不出来、基本服务断档等连锁反应。 这件事的核心难点不是有没有钱,而是谁愿意承担风险。欧盟现在要解决的,就是在法律安全、政治可行、风险分摊合理之间,找到一个“最不坏”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