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2 年,严嵩倒台,徐阶取代他成为首辅,徐阶之子劝道:“爹,当年严嵩处处欺压您,如今就应该整死他!” 不料徐阶怒斥道:“混账东西!若无严嵩,便无我今日,怎么能忘恩负义呢! 儿子被骂得愣在原地,脸涨得通红,半晌才憋出一句:“可他当年把您害得够惨啊,几次都快丢了官,您忘了他扣您俸禄、还在皇上面前说您坏话的事了?” 徐阶放下手里的奏折,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儿子坐下,声音沉了些:“我没忘,但你只看到他压我,没看到他给我的‘教训’。当年我刚入阁,心气高,总想着一下子把事办好,结果好几次差点踩了皇上的忌讳。是严嵩次次在旁边‘提点’—— 不是真帮我,是让我看着他怎么揣摩圣意,怎么在朝堂上平衡各方势力。他压着我,我才没敢冒进,反而能沉下心看清楚这宫里宫外的门道,还摸清了他那些见不得人的路数。” 儿子皱着眉:“可就算这样,也不用对他手下留情啊,现在咱们手里有权,收拾他还不容易?” 徐阶摇了摇头,拿起桌上一本不起眼的册子:“收拾他容易,但得让他输得服,还得让天下人知道为啥收拾他。你以为我这几年光忍着了?这里面记的都是他贪墨的银子、勾结边将的证据,还有他儿子严世蕃强抢民女、草菅人命的事。之前严嵩在位,这些东西拿出来没用,反而会被他反咬一口,现在不一样了,皇上本就对严嵩把持朝政有些不满,这时候把证据递上去,才是时候。” 没过几天,徐阶在朝堂上奏事,趁嘉靖帝问起严嵩后续处置时,慢慢把那本册子递了上去,还请了几个之前被严嵩打压却还活着的官员出来作证。有个老臣当场哭着说,自己儿子当年因为弹劾严嵩,被诬陷下狱,到现在还没出来。 嘉靖帝翻着册子,脸色越来越沉,拍了下龙椅:“严嵩竟然敢这么做!” 徐阶赶紧跪下来:“皇上,严嵩当年虽有辅佐之功,但近年贪腐误国,实在该罚。只是念及他侍奉皇上多年,若直接处死,恐让天下人说皇上薄情,不如从轻发落,罢官抄家,让他儿子严世蕃伏法,既正了国法,也全了皇上的恩义。” 这话正说到嘉靖帝心坎里,当即准了。没几天,严家就被抄了,抄出来的银子堆得跟小山似的,严世蕃因为罪证确凿,被判了斩立决。严嵩则被削去所有官职,贬为庶民,赶到了乡下。 儿子听说这事,跑来找徐阶,脸上满是高兴:“爹,您这招太妙了!没直接说杀他,却让他比死还难受,家产没了,儿子也没了,他这下彻底完了!” 徐阶却没怎么笑,只是让下人备了车马,说要去乡下看看严嵩。儿子不解:“您还去看他干嘛?” 徐阶没解释,带着几个随从就去了。到了乡下,看到严嵩穿着破衣服,蹲在门口啃冷窝头,头发全白了,跟之前那个威风凛凛的首辅判若两人。 严嵩看到徐阶,先是愣了,接着冷笑:“怎么,徐大人是来笑话我的?” 徐阶让人把带来的米和面放下,蹲下来看着他:“我不是来笑话你,是来告诉你一句话。当年你压着我,我没恨你,因为我知道,朝堂上没有永远的赢家。但你错在忘了为官的本分,把权力当私产,把百姓当草芥,所以你今天的下场,不是我害的,是你自己找的。” 严嵩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只是低下头,肩膀不停发抖。 徐阶站起来,转身要走,又回头说了一句:“我当年说‘若无严嵩,便无我今日’,不是谢你,是谢你让我看清了,怎么做一个不被权力迷眼的官。你这辈子最大的用处,就是给我当了回镜子。” 说完,徐阶就上了车马,没再回头。马车走在路上,儿子掀开车帘问:“爹,您刚才跟他说的话,他能听懂吗?” 徐阶看着窗外,嘴角终于露出一点笑:“他听不听懂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没像他那样靠阴私害人,而是靠正道赢了他。这比直接整死他,让我心里痛快多了 —— 而且,他活着看着这一切,比死了更难受,不是吗?” 儿子愣了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候,车外传来百姓的欢呼声,原来是严世蕃伏法的消息传了出来,街上的人都在说,徐首辅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徐阶听着外面的声音,轻轻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没辜负这些年的隐忍,也没辜负这个首辅的位置。
1562年,严嵩倒台,徐阶取代他成为首辅,徐阶之子劝道:“爹,当年严嵩处处欺压
非凡历史
2025-11-18 21:37: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