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前往日本的值机柜台前,排起长队的中国人。估计心情复杂极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1-19 12:53:33

当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前往日本的值机柜台前,排起长队的中国人。估计心情复杂极了。有人称,怕死不是中国人。真是心态极好的。 上海浦东机场内,一条蜿蜒的长队宛如缓慢蠕动的长龙,正以不疾不徐的节奏缓缓向前挪动,在繁忙喧嚣的机场氛围里,勾勒出别样的画面。 队伍蜿蜒前行,其终点之处,正是那通往东京与大阪的航班值机柜台。 它似是一个枢纽,连接着人们奔赴远方的期待与憧憬。这一切,发生在中国官方发布旅游提醒之后,显得格外刺眼。 几位日本记者就在现场,镜头在排队的人群和航班电子屏之间来回切换,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解。这一幕,让“赴日中国游客”这个词,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在商业世界里,每一个排队的游客都是一个移动的经济引擎。 数字最有说服力:仅仅前九个月,中国游客就占了全部赴日外国游客的三成,却贡献了近七万亿日元的消费,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四成。 有金融机构做过推演,如果这股力量突然消失,日本每个月的旅游收入就得蒸发掉近两千亿日元,连日元汇率都可能跟着抖三抖。 这种依赖,早已刻进了日本商业的骨子里。到处是中文招牌,支付宝和银联码随处可见,店家们甚至会掐着中国的节假日提前备货。 所以当预警发出,冲击来得又快又猛。春节期间,东京酒店的景象骤变。原本热闹的中国旅游团在这一档期瞬间“销声匿迹”,酒店空房率陡然攀升,一下便达到了七成之多。 大阪有些老牌旅行社,根本扛不住退订潮,直接关门歇业了。 往昔,拉面馆内中国游客接踵而至,一桌方罢一桌又起。如今,老板常唉声叹气,往昔盛景不再,晚间八点便早早打烊,门庭冷落之景令人唏嘘。 最后,上百个从业者跑到首相官邸门口,举着牌子呐喊:“旅游业要活命!”“中国人回来!” 换个视角而言,游客手中的机票恰似一张张承载情绪的选票,它们直观地映照出两国关系的热度,于细微处展现着国际关系的微妙变化。 官方的提醒也不是随便发的,起因就是日本政客的不当言论,更何况日本国内确实存在安全风险,不仅有无差别伤人事件,甚至还有专挑中国游客下手的暴徒。 这种背景下,游客的选择立刻就被放到了舆论的火山口上。国内网上,一些人毫不客气地用“没骨头”这样的词来批评,认为这事关乎民族气节。 而在日本,民众的反应也裂成了两半。一边是“喜大普奔”的本地人,庆祝终于可以安安静静看红叶,不用再忍受拥堵和噪音。 另一边,却是一位为孩子学费发愁的妈妈,抱怨游客不来,她的工作和家庭收入都受到了影响。 就这样,一个个普通的游客,成了夹在官方博弈和民间情绪中的符号。 但如果我们钻进队伍里,听听他们自己怎么想,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排队者,并非那冰冷刻板的数据或符号,他们是有血有肉、真实鲜活的个体,带着各自的温度与故事,静静等候在队伍之中。 队伍里,有揣着长长购物清单的大妈,目标是药品和智能马桶盖;有为了赶一场动漫展和偶像演唱会的年轻人;还有穿着西装一脸严肃的中年人,要去参加一个推不掉的商务会议。 当然,更多人可能只是想亲眼看看富士山,吃一碗正宗的拉面。就像一个年轻人说的,他平时真不太关心政治。 更现实的是,很多人是被成本“绑架”了。机票酒店早就付了钱,订单上白纸黑字写着“不可退改”,临时取消,损失动辄上万。跟团的更惨,还得赔上一大笔违约金。 故而,他们心中早有定夺:官方所言是“提醒”,而非“禁止”。这区区一字之别,于他们而言,却犹如天壤,催生出截然不同的解读。到了当地,看到到处都是中国同胞,感觉一切正常,心也就放下了。 最终,浦东机场这条长长的队伍,成了一个没法用“心态好”或“不爱国”来简单贴标签的时代切片。这里面,有官方的安全考量,有商家的生存需求,有游客的成本计算,更有舆论场里的价值争论。 诸多事物彼此纠缠、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这幅既繁杂又真切的画卷。 而这般矛盾对立的存在,或许恰恰蕴含着问题的答案。 参考资料:1.每四个访日游客有一个来自中国,日本旅游业最大客源国会否受影响?——2025-11-18 17:06·齐点淄博 2.中方发布赴日提醒后,中国游客退订约50万张赴日机票,约占飞往日本总预定量的32%——2025-11-19 08:03·光明网 3.海外网评:高市错误言论发酵,日本旅游业遇冷——2025-11-18 19:53·海外网

0 阅读:2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