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吴凤翔奉命刺杀日本少将,谁知刚走到办公室,一个小鬼子就发现了他。吴凤翔与这个小鬼子对视了一眼,纷纷愣住了! 吴凤翔心里猛地一紧,这张脸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 三年前在吉林乡下,他爹重病没钱抓药,是这个鬼子偷偷塞给他半块大洋,还说自己讨厌打仗,只是被强征来的。当时这鬼子瘦得像根竹竿,如今穿上军装倒壮实了些,可那双眼睛里的怯懦,还是和当年一样。 那鬼子也认出他了,手放在枪栓上却没拉动,嘴唇动了好几下,愣是没喊出 “有刺客”。吴凤翔攥着藏在袖管里的匕首,指节都泛白了,他知道只要这鬼子喊一声,走廊里的宪兵马上就会冲过来,别说杀少将,自己能不能活着出去都难说。 过了两秒,那鬼子突然朝办公室门那边努了努嘴,又压低声音用蹩脚的中国话说:“少将在里面,看地图,没带枪。” 吴凤翔愣了一下,没敢轻信,可看这鬼子的眼神,不像有诈。他咬了咬牙,猫着腰往门边走,路过鬼子身边时,那鬼子突然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扣在吴凤翔头上:“门口岗哨认帽子,快。” 吴凤翔推开门,果然看见一个穿少将制服的鬼子背对着门,趴在桌上看一张大地图,手里还拿着支铅笔在上面画。他没敢耽误,脚步放轻,几步就绕到少将身后,匕首直接刺进对方后心。那少将连哼都没哼一声,身体一软就趴在了地图上,铅笔滚到了地上。 吴凤翔拔出匕首,刚要擦干净上面的血,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一看,刚才那鬼子跟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布包。“快,把匕首包起来,” 鬼子把布包递过来,“我刚才听见楼下有脚步声,好像是宪兵队的人过来了,得赶紧走。” 吴凤翔接过布包,心里还是犯嘀咕:这鬼子怎么突然这么帮自己?可现在没时间细想,跟着鬼子往办公室后面的小窗户走。那窗户不高,跳下去就是后院,后院墙根有个狗洞,是之前踩点时发现的。 刚爬到窗户上,吴凤翔突然听见楼下有人喊:“楼上怎么回事?刚才好像有动静!” 鬼子赶紧推了他一把:“快跳,我在上面挡着!” 吴凤翔跳下去,刚落地就听见楼上传来枪声,还有鬼子的喊叫:“刺客往那边跑了!快追!” 他不敢回头,钻过狗洞就往约定的接应地点跑。到了地方,接应的同志赶紧把他拉进巷子,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还戴着个鬼子帽子。吴凤翔把刚才的事一说,大家都愣住了,说没想到鬼子里还有这样的人。 过了大概半个钟头,突然有个穿老百姓衣服的人跌跌撞撞跑过来,看见吴凤翔就喊:“同志,等一下!” 吴凤翔回头一看,居然是刚才那个鬼子,只是换了衣服,脸上还有伤。“你怎么来了?” 吴凤翔赶紧扶住他。 鬼子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递给吴凤翔:“这是少将手里的地图,上面标了鬼子的弹药库位置,我刚才趁乱拿的。还有,我其实是中国人,我爹是中国人,我妈是日本人,当年被抓来当翻译,一直想找机会帮咱们…… 刚才在办公室,我怕你不信我,没敢说。” 吴凤翔接过本子,打开一看,上面果然标着好几个红圈,都是鬼子的重要据点。他刚要说话,突然听见远处传来警笛声,鬼子脸色一变:“我得走了,要是被他们发现我跑了,我妈会有危险。” 说完,他转身就往另一条巷子跑。 吴凤翔想喊住他,可没等开口,就看见巷子口突然冲出来两个鬼子兵,举着枪就朝那鬼子开枪。鬼子应声倒地,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个老太太,应该是他娘。 吴凤翔拳头攥得咯咯响,刚要冲上去,被身边的同志拉住了:“不能去,鬼子越来越多了!” 他看着那鬼子倒在地上,心里又酸又胀,本来以为是运气好遇到个心软的鬼子,没想到是个藏了这么久的自己人。 后来凭着那张地图,队伍顺利端了鬼子的三个弹药库,打了个大胜仗。庆功的时候,吴凤翔拿出那个鬼子给的布包,里面除了匕首,还有半块大洋 —— 和三年前那鬼子塞给他的,一模一样。
1949年,国民党军长刘伯龙得知一个军官向他妹妹提亲,勃然大怒,派人在路上埋伏,
【1评论】【7点赞】
用户10xxx60
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