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好奇,房地产税能弥补土地出让金总额吗?其实房产税从来就不是用来弥补土地出让金的,房产税1986年提出,而土地财政是1994年央、地分税制才形成的。官方没那么远的前瞻性,现在积极推动房产税也并非源于土地财政收入下跌。那么,就算是征收,能够覆盖土地出让金吗?答案是不能的。这是个很简单的算术题,比如2021年100万买的房子,其中有50万是土地出让金。但是2025年同一套房子只值70万,相比较2021年,征税的价格少掉了30%。房产税的征税价格就比当初收土地出让金的时候少了一大部分。而且,这还是按目前房价不跌计算的。再来说说征收比例,以美国为例,征收比例大概是每年征收房屋估值的1%—3%。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区比例不一样。就取 1.5%来算,上海和重庆分别是0.6%和0.5%。那么我们激进一点算,按照0.8%的税率(美国的53%),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5%,分别是13000美元和86145美元,所以0.8%其实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了。全国房地产市值2023年估算是423万亿(任泽平团队数据),任泽平这份报告是2024年10月份发的,采用的数据应该是截止到2023年12月。可以看到,从2023年12月-2025年11月,这两年间,房价又下跌了20%左右。那么目前全国总市值应该是423×0.8=338.4万亿。根据央行《调查》显示,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是96%,其中有一套房的占比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31%,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10.5%。根据结合重庆和上海的政策,大概率是首套房不交,或者给一定的免税面积,比如三口之家180平。那么征收的范围,就是二套房及以上住房的人群,也就是占比41.5%。41.5%×338.4万亿=140.436万亿,这是房产税的理论税源总市值,得出:140.436×0.8%=1.12万亿。再来看近十年的土地出让金,2015年32547亿元;2016年37457亿元;2017年52059亿元;2018年65096亿元;2019年74209亿元;2020年84142亿元;2021年87051亿元;2022年66854亿元;2023年57996亿元;2024年48699亿元;2025年1-10月24982亿元(财政部数据),2025年估算29978亿元。可以看到2025年相比2021年最高点减少了大约5.7万亿的土地出让收入。2015年-2024年,这十年的土地出让金平均数为60611亿元。2025年相比这十年的缺口为60611-29978=30633。也就是说与前十年相比,缺口是3万亿,与最高点相比缺口为5.7万亿。那么减去房产税带来的收入1.12万亿,土地出让金缺口,分别还有1.88万亿(十年平均)和4.58万亿(最高点)。结论很明显,房产税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出让金下滑带来的财政收入萎缩,大约缓解37%(十年平均),19%(最高点。)这是在房产价格不动,且未来的土地出让金不小于2025年3万亿的情况下计算的出。如果房价继续下调,土地出让金进一步萎缩,那么房产税的税源也会萎缩,土地出让金缺口会进一步扩大。综上所述,其实房产税并不能完全弥补土地出让金总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