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涨一波房价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个想法太危险了 最近总有人问,能不能让房价再来一波大涨,把银行的坏账和老百姓的负债都给“涨没了”,这样经济不就又繁荣了吗? 这想法听起来挺美,但细想一下,就像指望一个发着高烧的病人去跑百米冲刺来退烧一样,结果可能不是退烧,而是人直接跑没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实是,能接盘的人已经没了。居民部门的负债率早就顶到了高点,家家户户六个钱包在上一轮涨价中基本掏空。 没有新钱进场,没有真实的购买力支撑,房价靠什么涨?难道靠那帮炒房客左手倒右手、击鼓传花吗? 那只会让泡沫在少数人手里越吹越大,最后炸雷的时候,威力也更可怕。 就算强行把房价拉起来,后果可能更糟。比方说,一个家庭已经为200万的房子背了150万贷款,如果房价涨到300万,看起来是“纸面财富”增加了,但他欠银行的150万贷款一分没少,月供还是那么多。 除非他卖掉房子离场,否则生活压力一点没减,还可能因为物价普涨而更大。 更可怕的是,这种虚假繁荣会引诱更多人加杠杆冲进去,把金融泡沫吹得更膨胀,将来破裂的后果,谁都承受不起。 国家也早就看明白了这一点,现在的政策定调非常清楚,就是“房住不炒”。 政策的重心是“托底”防风险,别让房价暴跌引发系统性危机,而不是再去“点火”制造新泡沫。 那出路到底在哪?其实就一句话:化债靠的不是资产价格暴涨,而是实打实的现金流。 说白了,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还债靠的是每个月能挣来多少钱,而不是名下资产标价有多高。 一个家庭要是收入能翻一番,还150万的贷款就轻松多了;一个企业要是利润能上来,债务自然也不是问题。 只有大家对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有了稳定向好的预期,才敢花钱、才敢投资、才敢生娃换房,整个经济的轮子才能转起来。 大家有了钱、有了信心,消费市场活起来,企业才愿意扩产招人,经济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想象一下,十年后你的收入翻了一倍,但你欠银行的房贷还是原来那些,那你的还债压力不就相当于减了一半吗? 这才是通过经济增长和收入提升去“稀释”债务,健康、可持续,没有后遗症。 所以,真正的路径应该是:把就业和收入搞起来 → 大家有钱还债、敢消费、有信心投资 → 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 房地产市场得到真实健康的居住需求支撑 → 房价随之平稳发展,资产质量提升,银行坏账自然化解。 说到底,搞好就业和收入,才是化解债务唯一靠谱的正路,而不是幻想着靠再来一波房价暴涨解决问题。靠房地产“一夜解千愁”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