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度正式宣布了 11月21日,印度商工部突然宣布对中

月下看雨 2025-11-22 02:04:08

快讯 快讯 印度正式宣布了 11月21日,印度商工部突然宣布对中国聚酯变形纱启动反倾销调查,距其撤销14类化工产品BIS认证仅过去9天,政策反转令人始料未及。 中国外贸企业刚尝到BIS认证撤销的甜头,以为积压的出口订单终于能松口气,转头就被反倾销调查泼了冷水,这种急转弯式的政策操作,实在让人措手不及。 印度11月12日刚正式废除延续近两年的BIS认证,涵盖PTA、乙二醇、涤纶长丝等14类核心化工产品,市场普遍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对印出口量将突破5万吨,2026年有望回升至25-30万吨区间。 这可不是盲目乐观,BIS认证曾是中国聚酯产品进入印度市场的硬门槛,认证周期长达3-6个月,成本高到中小企难以承受。2023年实施后,中国涤纶POY及FDY对印出口从46.9万吨暴跌至2024年的6.26万吨,同比下滑86.6%。 反倾销调查一启动,刚打开的出口通道又被按下暂停键。更关键的是,此次调查是应印度信实工业等两家企业的申请发起,理由是中国产品“低价倾销”损害其本土产业。 印度这波操作算盘很清,一边撤销BIS认证缓解国内涤丝供需失衡的压力——毕竟本土产能跟不上旺盛需求,只能靠进口补缺口;一边又用反倾销筑新墙,帮本土企业抢占市场份额。 这种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本质就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前两年BIS认证让中国PTA对印出口从2022年的96万吨跌至2024年的38万吨,占比从28%暴跌到8%,如今刚有回暖迹象就再遭打压。 中国聚酯企业已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行业正加速“反内卷”,涤纶长丝CR6集中度已升至87%,桐昆、新凤鸣等龙头掌控核心产能。据聚酯行业月度监测数据,2025年涤丝价格同比跌10%,海运成本远低于盈亏点,竞争力实打实。 印度本土涤丝产能正在崛起,2024年其涤纶POY及FDY月度进出口已基本持平,正从净进口向供需平衡过渡,这次反倾销大概率是为本土产业争取成长时间。 这种“一边依赖进口、一边筑墙保护”的操作,终究难长久。贸易壁垒从来都是双刃剑,印度频繁挥舞保护主义大棒,最终只会反噬自身市场活力。中国企业能做的,就是抱团应对调查,同时拓展多元出口市场,降低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月下看雨

月下看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