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不怕,甚至期待再次跟中国发生战争?因为日本设想的是中日发生战争后的战场

黑马谈 2025-11-22 18:35:40

为什么日本不怕,甚至期待再次跟中国发生战争?因为日本设想的是中日发生战争后的战场要么在中国境内,要么在朝鲜半岛,不是在日本本土。大家开始争论:日本人为什么总觉得战争可以“隔岸观火”?这一千多年的“安全感”到底从何而来?     不知是幸运还是讽刺,岛国的“安全区迷思”像老年人的坐垫,坐久了都舍不得扔。     从元朝海军两次东征,日本本土风平浪静,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战场全在朝鲜、东北,岛上的老百姓顶多是造点军火、看看报纸,日常照旧。     日本人真的不怕本土被打吗?岛国小,工业全靠沿海,战争要真烧到家门口,亏本太大了,不如把战火推远些。”     听起来像“遥控作战”,其实是地理的侥幸和管理的惰性。习惯了别人流血,自己收渔利,谁还会真把战争当洪水猛兽?     有些人总觉得“祸水东引”是高招,其实只是没被烧到自己的眉毛。人类的悲剧,很多都是自作聪明的后果。     岛国的“安全惯性”在1945年被打得粉碎。那年春天,东京上空美军B-29轰炸机一波接一波,木制房屋成片焚毁,平民苦不堪言。     石原莞尔这样曾经自信“打不过就撤回岛上,工业还在”的军人,早年在参谋本部画过多少漂亮的“大陆作战圈”,到头来只能在山形老家躲病疼,眼睁睁看着一切归零。     “本土永远安全”的神话,彻底破产。日本最后投降那天,城市废墟,民众哀鸿遍野,哪还有什么战场“限定区域”?     老天兜兜转转,总会让人还清老账。历史的讽刺就是,谁曾经觉得自己能全身而退,谁往往最先尝到苦果。     岛上的军事高层,几百年来演的都是同一出戏:“打得赢,扩地盘;打不赢,溜回岛。”明治大将、昭和将领,谁不是拿“大陆作战”当护身符?     甲午战争,士兵在朝鲜、辽东拼命,东京却天天传捷报。日俄战争东北流血,本土工厂照样加班。     到了二战初期,军部还坚信“只要主战场不在本岛,国家根基就不会伤筋动骨。”     这套逻辑,换个角度看就是对别人的土地和生命毫无尊重。小岛心态,算盘打得响,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历史上不乏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岛国军部不过又一出罢了。     有意思的是,如今依然有人拿“本土不会被战火波及”当安慰。可二十一世纪了,导弹、网络战、经济战,哪还有绝对的安全地带?     有网友调侃,当年英国、法国也觉得本土安稳,结果一战二战都被打得措手不及。     也有历史迷回忆,冷战时期美苏对峙,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把美国本土拖进核火海,谁能独善其身?     更有人点名讽刺:“岛国的安全感,和‘永远不会下岗’的铁饭碗一样,时代变了,老路子还吃得开吗?”     日本这套“安全区”思路,本质上是一种小国的生存本能——地小人稠,资源有限,只能用扩张和冒险来获得喘息。     每一代军人、政治家都在重复上一个周期的逻辑,像是老屋顶上的瓦片,一层压一层。     但世界真的变了。科技进步、信息透明,战争的后果再也不是“打输了拍拍屁股回家”那么简单。别说岛国,就是大陆国家也得明白,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我觉得,和平其实是非常脆弱的东西。每一次侥幸,每一次以为“祸水可以外流”,最后都要加倍还回来。     日本军部的悲剧,是被自己的惯性和幻觉困住了。普通老百姓,终究成了买单的那一群。     现实告诉我们:一味地“把战火推给别人”,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     岛上的历史课本里,应该多给孩子们讲讲“本土空袭”和“东京废墟”的故事——别再让下一代也以为,战争永远只在别处发生。     你觉得岛国的“安全区幻想”还能撑多久?你怎么看战争真正的代价?     【麻烦您点击“关注”,多多点赞、评论、收藏,成为我的铁粉,致力于每天把知识和快乐带给您[玫瑰]】

0 阅读:0
黑马谈

黑马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