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中日若开战,可千万别盲目自信!高志凯的提醒,每个中国人都该听。 他直言不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5-11-24 10:54:00

警醒!中日若开战,可千万别盲目自信!高志凯的提醒,每个中国人都该听。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要把隐藏在人民中的日本人揪出来,一旦开战,不知他们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这话乍一听可能有人觉得 “是不是太紧张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说这个”,甚至觉得是小题大做。 但了解高志凯背景的人都清楚,这位苏州大学讲席教授、中国能源安全研究所所长,从不是靠危言耸听博眼球的主儿 。 他如今这番关于 “隐藏日本人” 的提醒,必然是基于对中日关系深层风险、对战争形态变化的精准判断,绝非空穴来风,更不是无的放矢。 别觉得现在到处是中日友好交流的场面,上海古北的日文招牌、街头连锁的日料店、商场里的日系品牌,就觉得 “都是做生意的,能有啥问题”,这种想法才是最危险的盲目自信。 日本外务省 2024 年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华登记的日本人只有 9.75 万,比 2012 年 15 万的峰值跌了 35%,都掉出日侨海外聚居地前三了。 可虽然看着数量不多,但关键不在总数,而在 “浓缩度” 和 “含金量”: 这 9 万多人里,大部分扎在长三角、京津翼这些核心区域,上海一个城市就占了 3.46 万,苏州、广州、大连紧随其后,中西部省份能见到的寥寥无几。 这种聚集根本不是随机的,背后全是日企的刻意布局:那些靠廉价劳动力吃饭的服装、玩具加工厂,早就因为中国人力成本增长而撤到东南亚去了。 现在留在中国的日企,清一色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精密仪器、稀土加工这些 “掐脖子” 的高端领域。 而在这些企业里工作的日本人,接触的可不是餐馆收银台的流水,也不是普通工厂的组装流程,而是产业链的核心数据、关键工艺、产能布局,这些东西平时看着不起眼,真到开战的时候,比几挺机枪还管用。 历史早就把教训摆得明明白白,不是我们想多想,是前人用血和泪证明了 “隐藏的敌人最可怕”。 抗战时期,日本间谍的 “潜伏术” 简直做到了极致: 有的扮成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看似是卖针头线脑,实则暗地里画军事地图、打听驻军位置;有的混进铁路系统当维修工,关键时刻破坏铁轨、切断运输线,让前线的物资送不上去... 等一开战,那些看似普通的 “侨民”“商人”,转身就成了刺向后方的尖刀,这种亏我们吃了一次又一次,没必要再在同一个地方摔跤。 高志凯敢把 “揪出隐藏日本人” 这话摆上台面,背后是对现代战争形态的深刻理解: 现在的战争早就不是只在战场上打枪放炮了,后方的产业链安全、情报安全、能源安全,比前线的阵地战还重要。 不是说每个在华日本人都有问题,而是战争时期人心难测,哪怕千分之一的人藏着别的心思,9 万多人里就有近百个隐患点,而这近百个点,只要有一个爆发,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是无法挽回的。 所以说,高志凯的提醒,本质上是让我们别被 “友好交流” 的表象迷惑,别陷入 “我们实力强就不用怕” 的盲目自信。 战争从来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赢的,也不是靠装备先进就一定能胜的,后方的稳定、隐患的排除,才是打赢的关键。 日本首相敢公然把台湾问题和集体自卫权绑定,敢让自卫队和美军搞联合军演,明摆着就是在做战争预案,他们的情报系统不可能闲着。 我们现在提前警惕,不是要搞极端排外,也不是要破坏正常的中日交流,而是要分清 “友好往来” 和 “潜伏渗透” 的区别,把那些藏在关键领域、盯着我们核心利益的 “隐患” 排查清楚。 真到开打的时候,再想起找这些隐藏的风险,恐怕早就来不及了。 盲目自信的代价,历史上已经付过太多次,这次可不能再掉以轻心,高志凯的这番话,每个中国人都该往心里去,都该当成一记清醒剂。

0 阅读:68
回顾过往读历史

回顾过往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