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一看账户掉绿,就开始心慌:光伏基金一跌好几个点,创业板跟着回调,就以为又要熬熊市。可是把数据摊开会发现这波更像是前面涨太快后的“挤泡沫”,而不是趋势反转。 到今年十一月下旬,沪深300、创业板指数都只是中等幅度回落,主要是前期估值被炒得太高的板块在降温,尤其是光伏、新能源这些。光伏组件今年三季度产能过剩、毛利下滑,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外资大幅流出,再叠加央行边际收紧流动性,市场难免要抖一抖。但很多龙头公司的市盈率,其实已经从高位跌回近三年偏低的位置,风险反而小了不少。 从过去十来年的经验每年四季度,往往是为下一年主线埋伏的好时候。现在看向2026年,三条方向比较硬:一是3D封装这类下一代半导体,受智能驾驶高算力需求带动,政策有明确渗透率目标,头部企业已经拿到后年大额订单;二是长时储能,国家要求到2026年装机大幅提升,全钒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已经在做大项目;三是适老化智能设备,随着老年人口突破三亿,带监测、报警功能的设备和护理器械,是真正用得上的刚需。 这种时候,盲目满仓冲进去肯定不合适,但一点不敢上车也容易错过周期。更稳妥的做法,是在估值回到合理、业绩有保障的龙头身上,先分批埋一些底仓,把节奏拉长,把心态放平,让时间替自己干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