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女子称1月大宝宝被奶奶“误喂”了一口“带酒味”的奶粉,导致宝宝全身瘫软,还好送医院及时,宝宝度过了危险期。网友质疑:白酒味那么重,奶奶竟然闻不到? 信息来源:大河报 豫视频 可真相更让人捏把汗:这事发生在2025年2月17号,地点是贵州罗甸县。 宝妈卢女士满月不到一个月的小男孩,就这么被奶奶“误喂”了一口“带酒味”的奶粉。 话说那天中午,宝宝哭得不要不要的,奶奶一看以为饿了,照惯例在厨房拿了装水的白塑料桶往奶粉里兑。 谁料隔壁送来的自家自酿米酒也放在一模一样的桶里——都是白色,标签都没贴。 奶奶笃定自己装的是纯净水,就混合着30度的米酒和奶粉,一口气喂了孩子大概120毫升的“奶酒混合液”。 本来宝宝喝完就安静了,可过了没多久,人全身红彤彤的,咳嗽着、哭着,接着又迷迷糊糊地想睡。 奶奶一看不对劲,连忙给孩子揉肚子,却怕吓着卢女士,直到下午四点才打电话回家报备。 此时宝宝已经昏昏沉沉,嘴里还能闻到淡淡酒味。 卢女士火速赶回,看到儿子皮肤红得像熟透的苹果,还在懵懂中哭,说话都软糯,赶紧拼命往医院跑。 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酒精中毒,幸亏来得及时,输了点液,观察一晚上才算度过危险期。 到了九月份,小宝已经九个月大了,各项检查都还得定期复查,生怕后遗症。 网上大家看完有的炸锅:“奶奶怎么闻不出酒味!”“弄清楚容器再喂啊。” 也有人心疼老人:“老花眼,记忆也差,懂事的人都得标记清楚。”“隔代亲疼惜过头,得稍微科学点儿。” 这事给我们三个提醒:家里装水、酒、醋的容器一定要贴标签,最好用不同颜色的桶;孩子喂奶前,老人养成先闻闻味、看下量;遇到异常反应,别瞒着,马上送医。 把“吃饱就是爱”的老观念升级成“健康才放心”,才能少点意外,多点安心。 至于那句最火的评论:“有一种爱,叫做奶奶以为你没吃饱”,今天看,更像是“奶奶以为你喝的是水”。 反正带小月龄宝宝,一定要非常注意,不能粗心大意喂奶,有可能一个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