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引擎:谷歌与阿里如何用AI完成史诗级逆袭2025年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变化,是

老牛慧谈商业 2025-11-24 20:47:53

重启引擎:谷歌与阿里如何用AI完成史诗级逆袭2025年资本市场最戏剧性的变化,是谷歌和阿里这两家曾被视作“掉队”的巨头,几乎在同一年用AI完成了翻身,前者重返全球科技的最强席位,后者重新站上中国AI产业的核心位置。故事的底层逻辑看似是“押注AI”,真正的关键,是创始人回归后的“再创业精神”与破大局之力。谷歌的逆袭几乎发生在半年之内:年初还是“七巨头里估值最低”的那位,被外界贴着吃老本、错过AI、搜索要被取代等标签。可随着Nano Banana亮相、反垄断落地、Gemini 3大超预期以及巴菲特建仓传闻助推,公司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当下最受资本追捧的AI应用龙头。推动这场逆转的核心人物,是选择回归的一位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他看到的是一间被成功困住的大公司:Google Brain与DeepMind分裂内耗,人才不断被挖,决策层畏首畏尾。他亲自出手推动两个AI团队合并、挽留Transformer时代的顶级人才、重塑激励机制、压着管理层加速AI与搜索、云与广告的全面融合。谷歌本底扎实,布林这一系列动作像重新点燃了被灰尘封住的引擎,半年时间便完成了从“AI受损股”到“AI最大受益股”的重生。阿里的故事与之遥相呼应。过去四年,电商基本盘被拼多多猛攻、抖音吞份额、小红书跃跃欲试,GMV见顶不再披露,市值从8600亿美元跌到1800亿出头,仅为巅峰时期五分之一。直到2025年,阿里用云业务的强势增长证明自己依然拥有AI底层实力,又高调宣布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随后年底上线千问App,全力冲击AI to C入口,重新点燃资本市场热情。背后同样是创始人回归带来的深度变化:马云重新介入战略,每天盯通义千问进展,推动本地生活500亿补贴大战、大幅精简组织架构、拍板千亿级投资——这些动作职业经理人难做,创始人能承担。马云到园区HHB酒吧露面第二天,股价上涨5%,资本市场的态度说明一切:阿里找回了方向。谷歌与阿里的逆袭本质透露出一个清晰事实:在颠覆性创新时代,巨头落后并不稀奇,难的是面对新技术时敢不敢自我革命。AI的趋势人人看得懂,但下决心动刀的是少数。合并团队意味着触碰内部利益;砸千亿投入AI意味着短期利润承压;All in AI意味着要承担方向赌错的巨大风险。职业经理人很难承担这种“破釜沉舟”的代价,只有创始人才有足够的威望与心理韧性推动这种结构性改变。科技史上思科、英特尔、诺基亚都曾因迟疑而错过时代。AI浪潮更猛烈,没有任何巨头有安全区。谷歌与阿里证明:越是巨浪滔天,越需要创始人站回操作台,用“再创业”的姿态重新定义企业的方向、节奏与执行力。真正决定一家公司能否穿越新时代的,不是看不看得到趋势,而是有没有勇气为未来断掉退路。谷歌和阿里的这一轮重生,是对所有科技企业最响亮的提醒。

0 阅读:0
老牛慧谈商业

老牛慧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