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四年过去了,泽连斯基为了乌克兰四处奔波,但这个星期五,他终于公开表示,乌克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11-25 14:43:00

[心]四年过去了,泽连斯基为了乌克兰四处奔波,但这个星期五,他终于公开表示,乌克兰从今天起,将面临艰难的选择,要么失去尊严,要么失去合作伙伴。 一千四百多天,泽连斯基就没闲过。刚在华盛顿国会山开完听证会,带着翻译就往 下一场赶;到了布鲁塞尔的谈判桌,他英语说得磕磕巴巴,却翻来覆去强调:“乌克兰要的是武器,不是可怜。” 他助手跟人说,演讲稿改了至少五十遍,每回都得把最新的战场情况加进去;西装袖口都磨起球了也不换,他说“省出换衣服的功夫,能多打三个求援助的电话”。 但从十月下旬开始,事儿就不对劲了。美国国会两党为了给乌克兰的援助,吵了三周没个结果,共和党议员直接放话:“不能再填这个没底的坑了。”欧盟之前说给120万件冬衣,到现在才运过来30万件,波兰边境的仓库里还堆着一半没动。 乌克兰《真理报》率先拿到了这份本该严格保密的草案,直接用 “城下之盟” 作为标题 —— 这四个字一摆,这份计划有多苛刻、多欺负人,简直不言而喻。 有消息说,这个计划最早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主任,跟俄罗斯外交部北美司司长偷偷谈出来的。俩人在维也纳一家酒店里,关起门谈了八回,全程没告诉乌克兰,人家压根蒙在鼓里。 直到十一月初,美国才慢悠悠地通过驻乌克兰大使,把这份早就该送达的草案递到了泽连斯基面前。而草案里的条款,更是一条比一条强硬:克里米亚、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现状归谁就归谁,没得商量;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则直接按当前的战线冻结,维持现状。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11月21号更了数据,冲突开打到现在1002天,已经确认有12000名平民死了,其中659个是18岁以下的孩子。再加上27000个受伤的,平民死伤加起来快4万人了。 民生情况更差了。65%的发电站被炮炸坏了,基辅每天就供电4小时,晚上九点以后,整个城里没几盏灯,就零星有点烛光。乌克兰地雷行动中心的数据更吓人:全国23%的土地都有地雷,差不多是四个瑞士那么大。哈尔科夫的农民说,现在种地前得先找排雷队过一遍,“播下去的是种子,一不小心踩响的就是命”。 11月20日深夜,泽连斯基紧急联络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和英国首相苏纳克,四方迅速开启视频会议,共商事宜,以应对可能面临的局势。屏幕里他把28点计划一条一条划出来,专门圈住“领土归属”和“北约承诺”这两块,说“这两条绝对不能动,动了就是卖了乌克兰”。 次日,他面向全国发表讲话,表明自2022年2月24日至今,绝不容许乌克兰白白丧失一寸土地,如今亦不会。在日内瓦会谈上,乌克兰代表团开门见山,径直将己方方案呈于众人眼前。其核心诉求乃是依照1991年边界进行划定,同时保留加入北约的权利。 但压力就顶在头上。美国驻乌克兰使馆11月22号私下给乌克兰传话说,要是27号前谈不拢,“12月的武器供应就全停了,卫星情报也不共享了”。现在乌克兰军队的炮弹只够撑10天,这话等于直接断了前线的活路。 那些所谓的重建条款,说白了就是美国想捞钱:用别人的资产当本钱,最后还得拿走一半收益。这场“援助”,从头到尾都是赚便宜的买卖。欧盟的做法也挺矛盾,德国去年从俄罗斯买的石油,比战前还多20%;法国雷诺公司,在俄罗斯的工厂还开着。 基辅大学的奥尔加教授,现在天天给学生上网课,信号时好时坏。她笔记本上就记两件事:今天能不能买到蜡烛,前线的儿子有没有发消息。她在社交平台写:“我不懂什么28点计划,就知道我儿子在赫尔松打仗,图的就是咱们不用被迫学俄语,不用在侵略者面前低三下四。” “尊严”这俩字,平时说起来虚得很,可一旦跟土地、语言、亲人的命绑在一起,就沉得挪不动。这不是泽连斯基一个人的坚持,是每个乌克兰人刻在骨子里的念头。 就算盟友真的要撤,就算援助真的会断,只要还有人愿意为这片土地站着,还有人记得自己是乌克兰人,就总有熬出头的时候。援助是暂时的,盟友也会变,但一个民族守着自己的主权、护着自己尊严的那股劲,才是能熬过所有冬天的底气。 (参考信息:人民网——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乌克兰面临“艰难选择”,美乌就“28点计划”展开磋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