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魏忠贤把李成妃幽禁在长春宫,15天不给吃喝,只为将她饿死,可当15天

炎左吖吖 2025-11-26 11:38:07

1626年,魏忠贤把李成妃幽禁在长春宫,15天不给吃喝,只为将她饿死,可当15天后太监打开宫门准备收尸时,却发现一个女人正坐在镜子前梳头!太监颤抖地问:“你是人是鬼?”女人慢慢转过头来,正是李成妃。“鬼啊!”开门的太监大叫一声,夺门而出! 魏忠贤命令太监王德全前去收尸:“李成妃饿死15天,开宫门收尸。” 可当他推开门,却见梳妆台前坐着个梳头的女人。 王德全腿一软跪在地上:“娘娘……您是人还是鬼?” 女人缓缓转头,正是被幽禁半个月的李成妃。 李成妃的故事,始于明熹宗朱由校的短暂恩宠。 她因生下怀宁公主受封成妃,赐居长春宫,那是后宫中最敞亮的宫殿之一。 可好景不长,公主未满周岁夭折,朱由校渐渐冷落了她。 到1626年,她已半年未被召幸。 那时的后宫,早已是客氏与魏忠贤的天下。 客氏是朱由校的奶娘,被封“奉圣夫人”,能乘轿出入皇宫,生日时皇帝亲自贺寿。 魏忠贤本是河北混混,自阉入宫后靠客氏上位,坐上秉笔太监高位,与客氏内外勾结,把持朝政。 皇后张嫣怀孕时,客氏买通宫女按摩致其流产,从此再无子嗣。 冯贵人又因反对魏忠贤练兵,被假传圣旨赐死。 可以说整个天启朝,后宫嫔妃的性命,不过是客魏手中的棋子。 李成妃见过太多悲剧。 最让她胆寒的是张裕妃的结局。 因公开指责客氏,被诬陷“欺君怀孕”,关进无顶的“别宫”。 恰逢暴雨,怀着身孕的张裕妃淋了14天雨,最终活活饿死。 她知道,下一个可能就是自己。 1626年,转机出现。 朱由校因皇后生病、皇贵妃怀孕,百无聊赖中想起了李成妃,乘銮驾来到长春宫。 李成妃受宠若惊,伺候用餐时,见皇帝心情尚可,终于鼓起勇气开口:“陛下,范慧妃并无大罪,求您放了她吧。” 范慧妃是她的好姐妹,因得罪客氏被打入冷宫。 李成妃以为,皇帝念及旧情或许会松口。 可她忘了,宫里到处是客魏的耳目。 这话当晚就传到了客氏耳中。 客氏勃然大怒:“一个失宠的妃子,竟敢绕过我管后宫的事!” 她当即与魏忠贤密谋,伪造圣旨诬陷李成妃“恃宠而骄,谤讪君上”,将她幽禁在长春宫,撤走所有太监宫女,断绝饮食。 这次的目标很明确,15天后收尸,让“饿死废妃”成为又一桩“宫闱丑闻”。 幽禁开始的第三天,李成妃摸着肚子,想起张裕妃的惨状,突然意识到要想活命,只能靠自己。 她开始“偷藏”食物。 每天宫女送饭时,她故意多吃几口干饼,趁人不注意将剩余的半块塞进床底砖缝。 炒米用帕子包好,藏在衣柜后夹层。 甚至把蜜饯用油纸裹紧,塞进窗棂缝隙。 这些动作做得极隐蔽,连送饭的太监都没察觉。 幽禁第七天,食物彻底断绝。 李成妃的“保命粮”派上了用场。 她每天只吃半块干饼,喝几口雨水,饿极了就嚼一点蜜饯。 白天缩在椅子上保存体力,晚上借着月光清点藏粮,算计着每一口能吃几天。 最艰难时,她甚至舔舐砖缝里残留的米屑,用唾液缓解饥饿。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句俗语成了她的信念。 她知道,只要活着,就有翻盘的可能。 第十天,李成妃开始出现幻觉,眼前浮现出范慧妃哭泣的脸。 她咬着牙掐自己大腿,强迫自己清醒。 第十四天夜里,她摸到窗棂边的蜜饯包,只剩最后两颗,她含在嘴里慢慢融化。 第十五天清晨,宫门被推开。 王德全带着两个小太监走进寝宫,却见李成妃端坐在梳妆台前,正用最后一点力气梳理头发。 王德全的尖叫惊动了客氏。 魏忠贤赶到长春宫时,李成妃已虚弱得说不出话,却仍直挺挺地坐着。 魏忠贤盯着她干裂的嘴唇,又看看床底露出的半块干饼渣,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个女人不是靠鬼神活下来的,是靠算计。 客氏怕了。 她不敢再公开加害李成妃,却也不甘心放虎归山,于是将她贬为宫女,发配西五所干苦力。 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病逝,弟弟朱由检即位。 这位年轻的皇帝一上台就清算客魏集团。 逮捕魏忠贤,查抄客氏家产,凌迟处死客氏。 清算过程中,李成妃的遭遇被呈到崇祯面前。 他看着奏折上“15日断食未死”的记录,又想起张裕妃、冯贵人的冤案,长叹一声:“后宫竟有如此残暴之事!” 当即下旨:恢复李成妃封号,赏赐金银财物,迁居延禧宫养老。 可多年的折磨早已透支了李成妃的健康。 1637年,她病逝于延禧宫,年仅33岁。 临终前,她拉着宫女的手说:“把我葬在张裕妃旁边吧,她们在下面等我太久了。” 最终,她与段纯妃、张裕妃合葬在北京西郊妃嫔墓,三个被客魏迫害的女子,在地下终于团聚。 李成妃的故事,从来不是“鬼神庇佑”的传奇。 主要信源:(界面新闻——为何天启帝李成妃绝食半月而未死?)

0 阅读:2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