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醒了?原以为俄罗斯背后最铁的盟友,是伊朗和朝鲜,结果绕了一圈才发现:真正能让俄罗斯稳住阵脚的,竟是那个一直没开口,也从未送过一发军援的国家——中国! 俄乌冲突中,伊朗和朝鲜支持呈现鲜明的“军事直接性”,光是朝鲜就提供了万余名士兵参战,供应的炮弹则是占据俄军总消耗的近半数,而伊朗则是向俄供应了4000多架无人机、百余枚弹道导弹,还联合建厂,计划年产6000多架无人机。 而正是由于伊朗和朝鲜的这种直接的“军事支持”,才会让乌克兰在前期将它们视为主要威胁,无人机的空袭、炮弹的补给将会直接影响战场态势。 但随着冲突持续,乌克兰逐渐发现,伊朗和朝鲜的支持是“有限且有代价”的,它们所提供的武器质量远低于西方同类产品,且两国自身同样面临着制裁,这让两国难以长期维持大规模的供应。 而中国的隐形支持是 “无限且可持续” 的,不管是中俄贸易的规模,还是金融协作的深度,亦或是外交的协同能力,都是伊朗、朝鲜所无法比拟的,而西方的制裁越严厉,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就越深,而中国的经济韧性也能够为俄罗斯持续提供支持。 要知道,现代化战争,可不仅仅只是比拼兵力的多少,在西方发起3万余项制裁、切断SWIFT结算、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时,中国隐形的“战略性托底”才是帮助俄罗斯站稳阵脚的最大支持。 首先,2024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额高达两千多亿美元,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电子元件的出口完美填补了西方撤出后的产业空白,俄罗斯则依赖这些零部件去修复坦克、制造导弹部件,而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也为俄罗斯带来了巨额的外汇收入。 其次,中国推动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储备占比超过三成,人民币在俄罗斯的交易量相比较战争爆发前成指数性的暴涨,中国银联与俄罗斯的支付系统全面对接,直接帮助俄罗斯绕过西方的金融封锁完成跨境交易,让俄罗斯在西方诸国的制裁下仍能维持国际贸易流通。 最后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与俄罗斯共同否决了数项涉俄制裁的决议,以中立姿态对西方舆论施压,为俄罗斯争取外交喘息空间。 而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也始终坚守着“不军援”底线,既未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也未参与战场相关的军事合作,反而加强管制无人机等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这种“经济支持+军事克制”,不仅让中国避免卷入直接冲突,也实现了对俄罗斯最大化的利益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