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提前对小额包裹征税:小肚鸡肠的老欧洲想跟中国打一场贸易战?】最近,欧洲理事会决定将原定于2028年废除的150欧元小额包裹关税免除政策提前到明年,2026年实施,并拟对每件包裹统一加征约2欧元的费用。欧盟官方宣称,此举将发出一个强烈信号,表明欧洲认真对待提升竞争力并为其企业确保公平条件,意在消除长期以来被视为竞争扭曲的免税漏洞。满嘴跑的都是公平正义自由民主,一肚子装的都是小肚鸡肠。现在的西方人,从美洲到欧洲,都在变得越来越小家子气,制造业这样的大轨道彻底输给了中国,就想在流通业上给中国人下绊子,没办法,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草台班子,我们也得正常面对。其实,这一政策从消费者视角来看,肯定会导致欧盟老百姓日常消费成本的上升、商品选择的减少,但欧盟政客们也照顾不了许多。过去数年里,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Shein、Temu、阿里速卖通等,凭借“小额豁免”政策将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快消品,如服装、配饰、数码小件等直邮欧洲,欧洲人民的幸福生活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慷慨供应。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进入欧盟的价值低于150欧元的小包裹里约有91%来自中国,中国人制造的。欧盟境内网购近年持续增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被输入了欧洲,2024年有77%的欧盟互联网用户在过去12个月里曾经网上购物,其中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等低价商品占据着重要份额。但是,却也给骄傲的老欧洲带来了莫名的恐惧,西方人仍然无法从心理上心安理得地接受中国人正爬到他们食物链的上层。欧盟名义上的理由是,担心这种中式低价模式对本土产业造成冲击,但是与此同时,你又看不到任何一位欧盟官员把那些到中国投资的欧洲企业劝回本土,中国企业赚欧洲的钱他们很担心,但欧洲企业来赚中国的钱,他们是心安理得。丹麦经济部长罗斯说,欧盟取消免税将“堵住长年被系统性利用来逃避关税的漏洞”。而意大利时尚业协会主席则称,对150欧元以下包裹征税对本国纺织服装业“至关重要”。欧盟内部有意见认为,原有政策使数以十亿计的小包裹未经过严格监管,其中可能混杂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给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安全带来隐患,虽然其实欧洲真正的大隐患是罗马和巴黎街头到处可见的袭击旅游者的小偷扒手们。对欧洲普通百姓而言,废除的150欧元“小额包裹”关税免除政策一定会带来实质性的生活成本提升,据计算,取消免税后每件进口包裹将从“首欧元”开始征税,并需要额外支付固定费用。对于依赖低价直邮商品的消费者,这就意味着价格增长。法国大型零售商家乐福的CEO博帕尔(Alexandre Bompard)就批评说,拟对每件包裹统一加征约2欧元的费用简直是笑话,如果因此让玩具、纺织品制造商和小零售店倒闭,并带来疯狂的生态代价,欧洲消费者根本承担不起。意大利邮政的负责人也表示,市场自有其调节功能,而一两欧元的加价并不会真正降低这些中国电商平台的吸引力。零售批发业协会欧洛商务(EuroCommerce)也警告说,不同国家各自征收费用将破坏欧盟单一市场,推高跨境物流的成本——但现在的欧洲政客跟几年前的美国差不多,脑子里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占据着最主要位置。行业权威分析认为,新税将压缩掉中国卖家的利润空间,迫使其提高价格,或缩减向欧洲市场投放的货物量,转而寻求其他市场和本地的仓储布局,但欧盟内部的运营成本和物价也会相应上升。而承担成本的终将是普通的欧洲民众,无论是决策初衷还是技术细节,此政策都会给欧洲消费者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制造品之所以能够攻陷欧洲,是因为中国制造商找到了欧洲市场的互补份额,中国的中低端服装、电子和家居用品成本低质量好,满足了欧洲民众对高性价比商品的需求——当然了,全世界消费者都有这样的需求,这就是商业活动得以存在的天条。据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4年,中国对欧洲低价值商品出口获得大幅增长,跨境电商平台的用户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2024年,拼多多旗下Temu成为全球下载次数最多的购物APP,是5.5亿次,Shein则位列第二。而且,中国商品流入欧盟市场并非单向竞争,而是产业互补。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依然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同时也是欧盟重要的出口目的地——欧洲制造业在中高端技术和服务领域仍然具有优势,中国则在大规模制造和成本控制方面领先,双方贸易存在明显的互利互补。另外,还有更重要一点,中国十几年以来都是欧洲支柱性的奢侈品产业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是,现在欧洲的小家子气导致其贸易思维短路,这很有可能会受到中国的对等报复,中国一样可以对欧洲出口中国商品设置壁垒,就像对等美国所做的。东风吹战鼓擂,中国人怕过谁呢?其实,现在欧盟内部已经有聪明人意识到得罪中国后果会很严重,比如法国零售业组织和多国零售商领袖们,这些站在中欧贸易最前线的商人们都在对新规定提出质疑。家乐福的CEO博帕尔明确表示,如果征费导致本地玩具厂、纺织厂和零售商消失,并并带来巨大的环境代价,这样的政策“我们就支付不起”。德国等国的零售和电商协会也认为,堵住免税漏洞是向公平竞争迈出的重要一步,但不应该草率实施过高费用。德国前副议长弗里德里希就警告说:“只有在强大经济基础上,才有信心参与国际竞争。筑墙筑税只会让百姓为商品支付更多费用,损害本土企业竞争力。”他还援引了美国的案例指出,当年美方提高关税导致消费成本上升、通胀飙升,最后还是美国老百姓买了单。面对欧盟的这一波反常性低智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已经表明了态度,他希望欧方能“恪守市场经济原则,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专家简军波透露,对中国日用消费品加税本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损害的是中欧消费者与制造商的共同利益。但现在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多元布局,Temu、Shein纷纷在欧美加强本地仓储布局,应对可能增加的关税成本。今年,从荷兰政府干预安世半导体的荒诞一幕,再到法国当局对Shein所采取的整套怪诞打压,完全暴露了欧洲政治界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那种严重心理失衡,心理失衡导致欧洲政客们智商走低,中国制造也跟着吃了瓜落儿,搞不好2026年还会有一场不大不小的中欧贸易冲突。(本文由《司马平邦说》与南风清创工作室合作)网页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