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周总理在杭州楼外楼宴请到访的外宾,刚咬了一口糖醋丸子,脸色一下变了,

昱信简单 2025-11-27 00:43:27

1957年,周总理在杭州楼外楼宴请到访的外宾,刚咬了一口糖醋丸子,脸色一下变了,心里咯噔一下:坏事了。周总理没把丸子咽下去,也没当场说什么,悄悄用手帕掩了掩嘴,把丸子吐在里面折好,放在餐盘边。他继续陪着外宾说话,脸上看不出异样,只是那双平时总是温和的眼睛,多了几分审慎。旁边的随行人员察觉到总理神色不对,却也没敢多问,只悄悄记在心里。宴会进行到一半,周总理借故起身,走到休息室。 1957年的杭州,楼外楼的包厢里。 周总理夹起一颗糖醋丸子。 刚咬下去,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心里猛地一沉:这丸子不对劲。 没咽,也没声张。 悄悄用餐巾掩住嘴,把丸子吐在里面,仔细折好放在餐盘边。 脸上笑意如常,只是眼角的细纹里,多了层不易察觉的审慎。 旁边的秘书心里捏了把汗,却只敢用余光悄悄记下——那碟糖醋丸子明明是后厨特意做的,怎么会让总理神色不对? 外宾还在谈笑风生,刀叉碰撞声里,总理举杯的手稳得很。 谁都没料到,那方折好的餐巾里,藏着个没说出口的“险情”? 宴会过半,总理起身致歉,说去休息室抽支烟。 刚关上门,他才对跟进来的秘书低声道:“去查查,丸子里是不是有沙子。” 后来才知道,那丸子里混了颗没剔净的小石子。 换作旁人或许会皱眉,可他是总理啊——外交场合,一点闪失都可能被放大。 他宁愿自己硌一下牙,也不愿让外宾觉得怠慢。 那方叠得方正的餐巾,像个沉默的哨兵,守着外交场合的体面。 那天的宴会很顺利,外宾赞不绝口。 没人知道总理是怎么忍着不适,把后半程应酬撑下来的。 后来每次去楼外楼,服务员都会说,总理当年教我们,菜里的骨头要挑净,客人的面子要顾全——这才是真正的待客之道。 如今楼外楼的糖醋丸子还是招牌,只是吃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个用一块餐巾,护住了大国体面的老人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昱信简单

昱信简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