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联合国制裁利比亚,中国投了弃权票,卡扎菲很不满。利高官见到中国大使王厚

青丝共谈过去 2025-11-27 14:24:44

1992年联合国制裁利比亚,中国投了弃权票,卡扎菲很不满。利高官见到中国大使王厚立,上前责问:中国屈服于美国? 1992年3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748号决议,对利比亚实施航空禁飞、武器禁运和外交限制。这是因为1988年洛克比空难,泛美103航班爆炸,270人死亡,美国英国指责利比亚情报人员涉案,要求引渡,卡扎菲不配合。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投弃权票,没赞成也没否决。俄罗斯也弃权,其他十个成员赞成。中国代表发言,反对急于制裁,应给利比亚时间通过对话解决,但卡扎菲觉得中国没全力帮他,很不满。制裁后,利比亚高官找到中国大使王厚立,表达不满,认为中国弃权是向美国低头。王厚立解释,中国外交独立,不受美国影响,弃权已表示反对,还说阿拉伯联盟一些成员也弃权。王厚立是法律专家,任大使三年,常处理国际纠纷。卡扎菲之前多次问他洛克比案法律问题,但这次投票让他失望。中利关系本来有矛盾,卡扎菲想买中国先进武器被拒,还批评中国在非洲活动。这事根源于卡扎菲反美立场,但他得罪太多国家。中国弃权有理由,不想卷入大国对抗,还考虑阿拉伯国家意见。卡扎菲以为中国会否决,没如愿,制裁让他经济压力增大。 制裁实施后,利比亚航空业受重创,飞机无法正常飞行,外交人员减少,国际压力增大。卡扎菲试图通过非盟和阿拉伯联盟施压,但效果有限。中国弃权后,中利贸易继续,但政治信任受损。卡扎菲公开批评中国,但中国坚持独立外交原则。1992年弃权是中国在安理会罕见选择,体现了平衡策略,避免直接对抗美国,同时不支持制裁。卡扎菲的反应显示他期望中国作为反西方盟友,但现实中中国优先自身利益。制裁让利比亚石油出口受限,经济下滑,但卡扎菲维持统治,通过走私和黑市应对。国际社会监控制裁执行,利比亚多次被指违反禁飞令。卡扎菲转而加强与非洲国家关系,自称非洲之王,推动统一货币和军队,但这些计划多流于形式。他的外交孤立加剧,朋友圈缩小到少数国家。这次事件只是他麻烦起点,暴露了政权脆弱性。 制裁持续多年,利比亚石油出口受阻,经济下滑。卡扎菲2003年放弃核计划,拆除设备,让美英检查,2004年与美国恢复外交,制裁逐步解除。但2011年阿拉伯之春来临,利比亚东部班加西爆发示威,反对部落不公和石油分配不均。抗议升级成内战,反对派武装起来。3月,安理会1973号决议设禁飞区,北约空袭卡扎菲部队。卡扎菲抵抗,但部队败退。10月20日,他在苏尔特被反对派抓获,当场遭枪杀,尸体暴露街头。卡扎菲统治42年结束,利比亚陷入混乱。他从推动国有化让民众受益的领导者,转为独裁者,得罪全球大国,导致孤立。他重用自家部落,忽略别人不满,自食恶果。国际社会看重利益,卡扎菲狂妄过头,没人帮他。 制裁解除后,利比亚短暂恢复外交,但内部矛盾没解决。卡扎菲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转折,他联系英国情报机构,秘密谈判,交出核材料和导弹部件。这让美国解除单边制裁,联合国也跟进。2006年,美国从恐怖支持国名单移除利比亚,卡扎菲访问欧洲,试图重返国际社会。但国内经济依赖石油,失业高企,青年不满积累。2011年起义从班加西开始,反对派成立过渡委员会,得到国际承认。北约干预下,卡扎菲政权崩塌,他的儿子也被捕或杀。利比亚后卡扎菲时代,派系斗争持续,石油生产中断,国家分裂成多个势力。卡扎菲的遗产是混乱和资源诅咒,他推动的教育和医疗改善被战争抹去。国际社会反思干预后果,利比亚成失败国家范例。

0 阅读:58
青丝共谈过去

青丝共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