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俄罗斯媒体宣布了, 我先把态度摆明:中国的反击从来都是这样,不搞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27 15:45:51

果不其然, 俄罗斯媒体宣布了, 我先把态度摆明:中国的反击从来都是这样,不搞虚头巴脑的口舌之争,而是用实打实的动作划出底线,你破坏规则,我就收回合作的机会,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精准又有力。 这事的由头得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番 “疯话” 说起,这位以右翼立场著称的政客公然在国会宣称 “台湾有事” 可能构成日本的 “存亡危机事态”,暗示要武力介入。 这可是 1945 年战败以来日本领导人头一回把台湾问题和集体自卫权绑在一起,直接踩穿了战后国际秩序的红线,也把中日韩三方合作的地基给挖松了。 外交上的回应快得很,中方直接亮明态度,这种破坏氛围的情况下,中日韩相关会谈根本没法办,原定的文化部长会议说推迟就推迟,一点不含糊。 不光是官方会谈,民间的交流也跟着降温,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参与的 24 场在华活动全被取消,广岛的日中友好纪念活动被叫停,连高松市派往南昌的访问团都只能临时搁置,南昌市那边说得很实在,这种氛围下交流根本没效果。 外交部发言人直接点破关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早就把台湾主权定得明明白白,日本嘴上说立场没变,行动上却步步越线,真当大家看不出来? 这波操作下来,日本想靠炒作议题转移国内矛盾的算盘直接落空,反而把自己搞成了区域合作里的 “麻烦制造者”。 经济上的刀子来得更实在,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这一下,直接戳中了日本的软肋。要知道中国以前可是日本水产品最大的买家,2022 年光水产品对华出口就有 871 亿日元,占全球出口的 22%,北海道扇贝 70% 的销路都靠中国市场。 结果禁令一落地,日本渔业直接崩了,从 2022 年的 871 亿日元直接跌到 2024 年的 61 亿日元,跌幅超过 90%,扇贝出口更是直接归零,渔民看着仓库里堆成山的货卖不出去,价格拦腰砍,不少小企业直接破产。 更讽刺的是,中国市场压根没受影响,国内企业转头就从东南亚、南美找了替代来源,A 股水产养殖板块还趁机涨了 9.45%,多家企业直接涨停。 旅游行业的惨状更直观,中方发布赴日旅游提示后,两天内就有 49 万张赴日机票被取消,占预订量的 32%。 要知道 2024 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占海外游客消费的 21%,大丸松坂屋百货 60% 的免税店销售额都靠中国顾客,现在游客没了,东京的观光大巴公司一下子丢了 50 笔订单,损失两三千万日元,酒店老板都在愁明年春节的生意。 野村综合研究所算过一笔账,这波冲击下来日本 GDP 可能要降 0.36%,损失 2.2 万亿日元,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日元汇率跌不停,国债还遭抛售,金融市场一片恐慌。 文化交流这边也同步踩了刹车,除了官方会议推迟,民间活动也接连黄了,日本演员古川雄辉的粉丝见面会取消,JO1 的广州 Fan Party 也受不可抗力影响办不成了。 这可不是小题大做,文化交流本就是靠氛围维系的,日本领导人先把气氛搞僵,还指望文化领域热热闹闹?简直是异想天开。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国这还没出全力,手里的牌多着呢。日本 70% 的稀土进口都靠中国,镝、铽这些关键材料依赖度更是超过 80%,丰田的混动电机、半导体芯片抛光都离不了,要是真动了稀土这张牌,日本制造业的发动机直接就得熄火。 现在的中国 GDP 是日本的近 5 倍,家电、汽车这些产业早就超越日本,根本不怕硬碰硬,反倒是日本高度依赖海外市场,失去中国这个大买家,想找替补都找不到,2024 年水产品出口总体下滑 7.5% 就是最好的证明。 日本国内现在早就骂声一片,上百人去首相官邸抗议,前首相野田佳彦批评言论 “极为轻率”,议员直接说高市把安全环境搞砸了。 《社会新报》的社论说得更狠:“高市作为首相的存在本身,才是日本的存亡危机。” 这就是中国反击的逻辑,不用比谁声音大,你守规矩,合作的大门就开着;你敢越线,就用实力让你付代价,既守住了底线,又把风险压了下去,这手腕可比空喊口号管用多了。

0 阅读:62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