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收官日A股走向已定?这类操作能避开震荡陷阱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到来,A股市

追风豪浩哥 2025-11-28 09:49:45

11月收官日A股走向已定?这类操作能避开震荡陷阱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到来,A股市场在经历整月调整后,仍未出现明确趋势信号。多数投资者本月资产缩水,科技板块领跌幅度超15%,沪深300、创业板指等核心指数累计跌幅均突破5%,不同风格持仓的投资者普遍面临盈利回吐或亏损扩大的情况。市场成交量持续处于低位,近五个交易日平均成交额维持在1.7万亿左右。剔除量化交易贡献的30%左右份额,实际市场活跃度已降至近一年来的低位水平。大量资金选择持仓观望,部分前期热门赛道的资金撤离后,尚未找到新的布局方向。近十年A股11月收官日数据显示,窄幅震荡是最常见的走势。2018年11月30日,市场成交额不足5000亿,最终收出十字星;2021年11月30日,成交额6200亿,指数波动幅度仅0.3%。低成交环境下,多空双方都缺乏主动出击的动力,大幅涨跌的概率均不足20%。证券与地产板块的联动发力,是激活市场情绪的关键。2023年9月24日的市场反弹,源于楼市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优化以及股市交易成本降低三项核心政策。这两个板块分别关联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核心领域,其企稳上涨能同时提振市场信心与经济预期。基建板块当前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截至11月下旬,中证基建指数市净率为0.58倍,低于2018年熊市底部的0.65倍均值。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部分基建龙头企业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业绩韧性与低估值形成明显反差。北向资金近期呈现试探性流入态势。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68亿元,虽单日规模不大,但连续流入的节奏打破了此前连续三周净流出的格局。从历史规律看,北向资金提前布局的板块,往往在后续一个月内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更高。一位有着12年投资经验的老股民分享了他的应对策略。他将持仓调整为50%沪深300ETF+30%中证基建ETF+20%现金,通过网格交易模式操作。当ETF价格上涨2%时卖出1/3仓位,下跌2%时补回同等仓位,近三个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6%的收益,远超同期指数表现。融资余额的变化反映出杠杆资金的谨慎态度。最近三周,A股融资余额从1.62万亿降至1.58万亿,融资买入额占全市场成交额的比例仅7.8%,创下年内新低。杠杆资金的离场,意味着短期市场难以形成趋势性上涨行情。政策落地与市场反应之间存在时间差。2022年10月26日,多项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出台,但市场底直到12月中旬才正式确立,期间经历了近两个月的震荡整理。当前监管层多次强调“活跃资本市场”,后续政策的持续落地值得期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市场对稳增长政策的预期逐步升温。2019年至2023年期间,该会议召开前一个月,消费板块平均上涨4.2%,基建板块平均上涨3.8%,均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提前布局相关领域的低估值标的,或能把握政策红利。中小盘与大盘股的估值分化已接近历史极值。中证1000指数当前市盈率为28.6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2.3倍,两者差值较近五年均值扩大30%。这种分化状态难以长期持续,后续大概率通过板块轮动实现估值修复。外围市场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温和的外部环境。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近一个月波动幅度控制在2%以内,美元指数从107跌至103附近,北向资金的流入压力有所缓解。但A股向来具备独立走势特征,外围市场的积极影响更多是情绪层面的支撑。头部券商的投行业务成为业绩亮点。三季度,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头部券商的IPO承销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注册制下的项目储备充足。经纪业务收入的下滑被投行收入的增长部分抵消,行业整体业绩韧性超出市场预期。普通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无需执着于预判涨跌。震荡行情中,宽基ETF的网格交易策略能有效降低风险。选择流动性较好的上证50ETF、中证500ETF,设定3%左右的波动区间进行低买高卖,既能避免持仓的被动套牢,又能积累阶段性收益。11月收官之战大概率延续窄幅震荡格局。市场缺乏足够的资金推动与明确的政策催化,大涨与大跌的可能性均较低。聚焦估值底部、业绩确定性强的板块,通过合理的交易策略应对震荡,远比盲目猜测涨跌更具实际意义。

0 阅读:0
追风豪浩哥

追风豪浩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