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叫嚣对俄开战,日本叫嚣介入台海。很多人以为这是美国指挥的两线作战。错了!真相是,它们正学以色列,趁美国被拖在中东、精疲力竭时,发动一场战略豪赌,要挣脱战后束缚,逆风翻盘。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马不停蹄地跑去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签下总值2万亿美元的经济协议,其中光沙特就承诺未来4年投6000亿美元,还咬牙买了1420亿美元的军火,这笔“史上最大军购”听起来气势汹汹,其实就是美国为了稳住海湾盟友,免得他们跟伊朗走太近。卡塔尔那边,210架波音飞机订单加30亿美元军售,阿联酋也砸2000亿美元商业协议,外加10年1.4万亿投资承诺。特朗普在利雅得峰会现场大谈“中东永久和平”,但文件里对两国方案只字不提,纯属给国内选民看的表面文章。 援助以色列的钱更是像水龙头拧开就关不上,2025年追加87亿美元军援,军火库库存告急,本来给乌克兰的350亿美元援助就占了那边的国防开支35%,现在中东这摊子事儿一烧,美国的资源分配直接乱套。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办公室批文件时,估计头都大了,因为加沙冲突还没完全停火,9月29日他推的“20点计划”虽说以色列点头了,哈马斯部分接受,但后续谈判细节一堆,国际过渡机构监督重建、资金管理啥的,全得美国牵头。结果呢?以色列9月初空袭卡塔尔多哈,特朗普只说“遗憾”,没真管,搞得海湾国家开始“去美国化”,转头找中俄合作,亚伯拉罕协议推进都卡壳了。美国想收缩中东战略,把精力挪到大国竞争上,可现实是越缩越陷,军费烧光,盟友不买账,这精疲力竭的状态,给了德国和日本钻空子的机会。 2025年11月8日,联邦国防军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中将在柏林军事会议上直言,德国已为对俄战争做好准备,能协助北约向俄罗斯边境部署80万兵力。这话一出,俄罗斯外交部立马回怼,说这是“纳粹复兴迹象”,普京也通告全球,强调俄罗斯会团结应对威胁。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甚至比喻当前局势像二战前夕。朔尔茨政府早就在2025年2月23日提前大选后,联手联盟党修订基本法,解开债务刹车,设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其中1000亿砸进气候转型,剩下用于基础设施和国防,安全支出超标就不计债务。军费直接破GDP 2%大关,额外250亿欧元注入,豹2坦克生产线重启,爱国者导弹系统大批运乌克兰。德国给乌克兰的援助累计超115亿欧元,还追加1.5亿欧元买美国武器,这表面帮华盛顿分担,实际是借机练兵,军队规模从6.2万扩到16万,目标2029年对俄全面冲突。布鲁尔将军3月在BBC采访中警告,北约得为4年内俄攻击准备,普京言论加军力扩张是“危险组合”。德国这套路,借对俄强硬刷欧洲存在感,二战后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军队只能叫国防军,现在美国中东绊脚,它就想主导东欧防务,欧洲国家慢慢依赖它的坦克和导弹,自然得听柏林的调子。外长贝尔伯克在布鲁塞尔欧盟理事会反复强调长期对抗俄罗斯,推动德国军援成主流。这不是美国指挥的延伸,而是德国自己想当“欧洲以色列”,摆脱战后枷锁。 很多人误以为这是美国导演的两线作战,实际大错特错。美国现在巴不得息事宁人,特朗普天天推俄乌停火,自己焦头烂额,哪有闲工夫开新战场。2025年6月,美伊五轮会谈刚有点苗头,以色列就袭击伊朗核设施,美国支持但快打快收,避免持久战。特朗普的“20点计划”虽吹成中东永久和平,但哈马斯只部分接受,谈判细节堆积如山,以色列还想找漏洞恢复行动,特朗普亲自担保阿拉伯国家不会再打,显示他想抽身。德国和日本的叫嚣,压根不是华盛顿的剧本,而是它们看透美国窘迫,顺势借坡下驴。德国借乌克兰援助名义,军队在东欧磨炼,坦克生产线24小时转;日本借日美演习,舰艇在琉球海域列阵,高超音速导弹试射尾焰冲天。这跟以色列1981年“歌剧院行动”如出一辙,那年美苏军备竞赛正酣,中东没人顾得上,以色列8架F-16加6架F-15,两分钟炸掉伊拉克奥斯拉克核反应堆,推迟伊拉克核计划十年,国际谴责一片,但以色列从中东站稳脚跟,说一不二。德国现在想复制这招,当欧洲老大;日本也想趁美国分身乏术,占西南诸岛,介入台海从口号变事实。德日本质上是战败国对战后秩序的反扑,德国翻二战旧账,日本抹战败污点,都借美国虚弱搞事。可战后秩序是用数千万生命换的,哪是它们说改就改的。 以色列的奥斯拉克行动成了教科书,德国日本学着点,但现实没那么简单。德国坦克在东欧冬训履带卡雪,后勤跟不上;日本军舰过台海时,舰长收日志犹豫不决,不敢真闯。德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升,朔尔茨支持率低谷,党内不信任投票逼近。高市早苗党内鹰派隐忍派撕扯,言论虽扬名,却致国际孤立,石破茂声音渐强。中国外交部毛宁记者会,手持中日联合声明,逐条警告后果;大阪总领事薛剑发文引联合国宪章敌国条款,针对轴心国复活侵略迹象,反法西斯同盟国可不经安理会强制行动。中俄作为战胜国,中坚力量深化合作,遏制法西斯死灰复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