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拜登最大的不同:拜登是一个顽固的反华政客,而且言行不一,嘴上说一套,背后

意智看世界 2025-11-28 14:15:12

特朗普与拜登最大的不同:拜登是一个顽固的反华政客,而且言行不一,嘴上说一套,背后另一套,特朗普虽然也反华,但他毕竟是一个商人,讲究利益优先,贸易战科技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妥协。   因此,从维护中美和平、合作关系来讲,特朗普执政对中国有利,远超拜登(对中国来说)。   2021年拜登刚上台那会儿,嘴甜得像抹了蜜,就职演说里喊着“美国不寻求与中国搞新冷战”,国务卿布林肯也跟着打圆场,说要“建立建设性的对华关系”,结果转头就露出了真面目。   2022年8月,他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砸520亿美元补贴美国本土芯片企业,明晃晃要求拿补贴的企业十年内不能在华扩产,这哪是搞产业升级,分明是逼着企业跟中国脱钩。   更可笑的是,他一边派耶伦、克里、布林肯轮番访华,嘴上喊着“不脱钩、不对抗”,一边又在2023年出台对华投资限制令,不准美国资本投向中国半导体、AI、量子计算等领域。   甚至连给中国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都要管,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操作,比特朗普的直白加税还让人膈应。   最绝的是2024年,他为了讨好选民,居然炒作“中国芬太尼威胁论”,把美国毒品泛滥的锅甩给中国,一边加征相关产品关税,一边又偷偷进口中国的原料药,毕竟美国药企离了中国的供应链根本转不动,这种又当又立的嘴脸,简直是政客虚伪的教科书。   反观特朗普,2017年上台后就没藏着掖着,直接亮明“商人本色”,2018年抡起关税大棒,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嘴上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实则就是想逼中国在贸易上让步。   可他这商人精哪能忍受亏本,加税没多久就发现不对劲,美国农民先扛不住了,大豆、玉米对华出口暴跌。   2019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额从之前的140亿美元跌到60亿美元,中西部的农民举着“我们要吃饭不要关税”的牌子围堵白宫,那些给共和党捐钱的农业资本更是直接放话,再搞贸易战就转投民主党。   特朗普一看选票要翻车,立马软了下来,2019年跟中国签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要求中国加大进口美国农产品,自己也悄悄暂停了部分商品的关税升级。   这种“打不赢就谈”的架势,虽说霸道,但至少比拜登的“死磕到底”更有转圜余地。   在科技战上,两人的区别更明显,拜登是“一条道走到黑”,特朗普是“见好就收,亏本就撤”。   拜登政府2022年出台的芯片禁令,直接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AI芯片和相关制造设备,甚至逼着荷兰ASML、日本东京电子跟着限制对华出口,结果呢?   美国的英伟达、AMD哭惨了,2023年英伟达对华AI芯片销售额暴跌80%,CEO黄仁勋急得亲自跑到华盛顿游说,说“失去中国市场,美国芯片企业会失去创新动力”。   可拜登根本不搭理,还在2024年加码限制,禁止向中国出口中低端GPU,简直是跟钱过不去。   而特朗普时期,虽然也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限制美国企业给华为供货,但他一看美国企业损失惨重,就悄悄开了口子,允许部分企业申请豁免。   2020年就有超过100家美国企业拿到了向华为供货的许可,毕竟在他眼里,“卡脖子”可以,但不能让自家企业亏本,这种商人逻辑,反而给中美科技合作留了点缝隙。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利益优先”不仅体现在经济上,在外交和军事上也一样,从来不会为了反华而搞“赔本的对抗”。   2019年中美在南海对峙,特朗普虽然嘴上喊着“美军随时待命”,但实际上根本不想跟中国真刀真枪干,因为他知道打仗要花大钱,还会影响美国经济,所以最后还是通过外交渠道沟通降温。   说到底,对中国来说,跟一个讲利益、能谈判的商人打交道,远比跟一个认死理、搞对抗的顽固政客打交道容易得多,至少还有合作的空间,不会动不动就陷入“新冷战”的风险。

0 阅读:0
意智看世界

意智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