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名解放军战士不慎摔落悬崖和部队失去了联系,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误打误撞发现了敌人的指挥部。面对穷凶恶极的敌军,解放军战士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心想:既然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吧,于是便开始了他的行动…… 这事儿发生在1984年4月28日,那是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那天凌晨,沉寂许久的云南边境被隆隆的炮火声唤醒,昆明军区的主力部队在经过近一个月的炮火准备后,正式打响了老山收复战。 陈洪远是贵州镇远人,典型的农家子弟,19岁参军,那身板、那精气神,一看就是当兵的料。在部队里,他有个外号叫“神枪手”。这可不是吹出来的,他手里那挺56式轻机枪,在他手上跟长了眼睛似的,150米开外的汽水瓶,那是点名射击,指哪打哪。 可是,当兵三年,陈洪远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为啥?因为没仗打。对于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热血青年来说,天天打靶虽然过瘾,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1984年,机会终于来了。 那时候,越南军队在边境上那是相当嚣张,没事就朝咱们这边的农场、学校打枪打炮,搞得边民们都没法过安生日子。陈洪远所在的第14军40师118团1营接到了命令,要对盘踞在老山地区的越军发起反击。 陈洪远他们的任务可不轻,叫“迂回穿插”。这活儿危险系数极高,一旦暴露,那就是腹背受敌。 当时陈洪远是2排4班的班长。为了抢到这个先锋任务,他还跟营长刘年光来了次“正面交锋”。这小伙子直接闯进营部请战,凭着一股子聪明劲儿和勇气,硬是把攻打1072号高地的任务给抢到了手。 战斗打响后,那是真的惨烈。越军也不是吃素的,炮火覆盖像下雨一样。陈洪远带着十几号人,在密林里穿插。为了防止有人掉队,上级本来规定大家用绳子连在一起走。可炮火实在太猛,绑在一起反而容易被“一锅端”。陈洪远当机立断,解开绳索,分散行动。 这一分散,出事了。陈洪远身体素质好,跑得太快,加上战场环境复杂,不知不觉就跟大部队拉开了距离。等他翻过一道铁丝网,以为高地就在眼前时,却发现自己跑偏了,眼前是一道深不见底的山崖。 更要命的是,脚下一滑,人直接就滚了下去。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这时候,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原地躲藏,保命要紧;二是想办法摸回去找部队。 但陈洪远选了第三条路。他在那潮湿的泥地上,发现了一串脚印。 这就很有意思了。这荒山野岭的,除了咱们的人,那就只能是敌人。陈洪远这人胆大心细,他没有选择避开,而是端着枪,顺着脚印摸了过去。这一摸,就摸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口。 他趴在洞口一听,里头有动静。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一般人可能想着赶紧撤,把情报送回去就算立功了。但陈洪远不这么想,他想的是:“既然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吧?” 这哥们儿也是个狠人,二话不说,掏出一颗手雷,拔了保险就扔进洞里。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他也不管里面有多少人,端起枪对着洞口就是一通扫射。 等烟尘散去,他大着胆子钻进去一看,好家伙,地上横七竖八躺着10具越军尸体。这还没完,没过一会儿,外面又跑回来3个听到动静的越军,陈洪远那是毫不手软,躲在暗处“以逸待劳”,把这3个也给“报销”了。 这时候他在洞里搜查战利品,这一搜,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继而又是狂喜。他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台电报机,还有大量的军事地图和文件。 这哪里是什么普通的藏兵洞,这分明就是越军的一个连级指挥所! 陈洪远意识到自己捞到大鱼了。他把地图文件往腰里一塞,背起电报机就要走。有了这玩意儿,咱们破译了敌人的密码,那战场形势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就在这时候,真正的危机降临了。大批越军听到了动静,包围了过来。陈洪远一看跑不掉了,把战利品往地上一扔,心想:大不了就是个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接下来的战斗,那是真叫一个惊心动魄。越军人多势众,火力又猛,陈洪远只能退回山洞死守。越军往里放军犬,陈洪远的大腿和小臂都被咬伤了,但他硬是用刺刀把狗给捅死了。 子弹在狭窄的山洞里乱飞,一颗子弹击中岩壁反弹,正好嵌进了陈洪远的左眼眉骨。鲜血瞬间糊住了眼睛,钻心的疼。 那时候,陈洪远手里只剩下一颗手雷。他死死攥着,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准备。他心里可能在想,这辈子虽然短了点,但今天这一仗,打得值!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洞外突然传来了熟悉的枪声——是56式轻机枪清脆的点射声! 那是咱们自己的队伍!原来是118团1营6连的战友们,在夺取附近高地后,听到了这边的枪声赶来增援。 陈洪远用尽最后的力气喊出那句:“同志们,我在这里!” 获救后的陈洪远,那是真的一战成名。大家伙一清点战果,都惊呆了:这一战,他一个人击毙敌军16人,干掉2条军犬,最关键的是端掉了敌人的指挥所,缴获了至关重要的电报机和密码本。 中央军委后来授予他“孤胆英雄”的称号。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