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给中国出了一个主意,高市早苗最担心的局面还是出现了。 数小时前,俄罗斯外交官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谈到中日本轮交锋。 他提到两点:一是警告中国不要被美国忽悠,二是建议中国和俄罗斯联手对付日本。 尤其是第二点,不少人都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他直接点了高市早苗的名字,暗示日本在中俄的联合压力下,很可能陷入两线受敌的困境。 这种场景,恐怕是高市早苗最不想看到的局面。扎哈罗夫的第一句话其实是老生常谈。他强调美国表面上支持“一个中国”,但实际上却一直在搞小动作,挑动地区局势。 比如拉拢菲律宾、韩国、日本这些国家给中国找麻烦。这话确实说得很直接,但中国人早就看透了这点,美国对台海问题的态度早已是“言行不一”的典型代名词。 一方面,美国在外交场合还会说自己支持“一个中国”,但另一方面,它又不断给台当局输送武器,还派军舰穿越台海,甚至怂恿日本和菲律宾在南海和东海地区搞联合演习。 扎哈罗夫的意思是劝中国别上当,但对中国来说,这种提醒更多像是“重复提醒”,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的指望过美国会按照它嘴上说的那样来执行。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扎哈罗夫的第二句话。他提出,中俄在对付日本的问题上可以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比如俄罗斯可以在台湾问题上更明确地支持中国,而中国则可以在南千岛群岛主权问题上力挺俄罗斯。这个建议看起来挺有“策略性”,但却引发了不少讨论。 因为这背后涉及的利益交换和战略平衡,绝非一句话可以概括清楚。俄罗斯对台湾问题的支持并不是新的提法。 事实上,在中俄关系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俄罗斯早已多次表态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包括台湾问题。 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更需要中国的支持,因此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也更鲜明。但这次扎哈罗夫提到“更大力度支持”,可能暗示俄罗斯愿意在实际行动上做出更多。 比如在外交场合更频繁地为中国发声,或者在台海局势紧张时采取更有力的姿态。对于中国来说,这种支持肯定是有益的,但也需要警惕背后可能附加的条件。 比如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俄罗斯显然希望中国公开支持自己的主权立场。南千岛群岛,或称北方四岛,是俄日之间的一块历史争端。 二战后,苏联占领了这些岛屿,但日本至今仍声称对这些岛屿拥有主权。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些岛屿不仅是战略要地,也是国家尊严的象征,绝不可能轻易妥协。 而日本近年来在美国的支持下,频频把南千岛群岛问题拿到国际场合炒作,试图给俄罗斯施压。扎哈罗夫的建议,其实就是希望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站队,明确表态支持俄罗斯,以此在国际舆论上形成对日本的反制。 但对于中国来说,这种表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中俄关系虽然目前处于高水平,但中国一贯坚持的是“不选边、不结盟”的外交原则。 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中国一直保持低调,既没有直接支持俄罗斯,也没有公开反对日本。因为这种敏感问题一旦表态,可能会影响到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平衡,尤其是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布局。 此外,也有网友认为,俄罗斯的这个提议有点“趁人之危”的意思。毕竟,当前的国际局势对中国和俄罗斯都充满挑战。 俄方可能觉得中国在台海问题上需要更多支持,所以趁机提出了这个“互相支持”的建议。但也有观点认为,这其实是中俄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好机会。 面对美国、日本的联合压力,中俄的战略协作本身就是一种必然趋势。从现实来看,扎哈罗夫的建议对高市早苗来说,确实是一种“预警”。 作为日本政坛的强硬派代表,高市早苗近年来在外交和军事问题上屡屡发出强硬声音,不仅频繁提及台湾问题,还多次推动日本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这种姿态不仅让中日关系进一步紧张,也让俄罗斯对日本的敌意不断加深。如果中俄真的在对日问题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高市早苗的很多政策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反制压力。 当然,扎哈罗夫的提议背后,其实也反映了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性。美国、日本等国试图通过联盟对中国和俄罗斯施压,而中俄则通过深化合作来对冲这种压力。 这种博弈不仅局限于台海和南千岛群岛,还涉及更广泛的地区和全球事务。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在这种复杂局势中维护自身利益,同时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扎哈罗夫的这番话既是对中俄合作潜力的进一步强调,也是对日本强硬政策的一次警告。 而对于高市早苗来说,如果她继续推动对抗政策,恐怕不仅会让日本陷入更紧张的地区局势,还可能让她自己成为中俄联合反制的“目标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如果还想通过挑衅政策来获取更多安全感,显然是走不通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