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冬日诗篇:天津桥冰初结,洛阳陌人行绝,月照嵩山雪景如画

诗读百夜 2024-02-14 11:07:21

桥晚望

孟郊

作者: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囚”之称。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清凉的寒气,萧疏的榆柳,青白对比,色彩鲜明,淡雅清晰,含思凄迷。意象常见,然在意境上却颇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

诗的前两句“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交代了诗人看到天津桥下刚刚结冰不久的河水,在凛冽的寒风中,路上行人绝迹。这个画面是有声有色的动态。后一句是从前二句中自然引出的。只有冬天才可能有结了冰而尚未融化的河面。而这样的严寒如果是刚刚开始,则更有意思。这样入诗,就使整个画面不仅有了季节感、空间感,而且多了几分诗意。

诗的后两句“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诗人眼光从平视和俯视中收回,转而从仰视的角度去写所见:此时正是夜晚,“月明”照见山上的雪,“直见”二字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是在平视中见到而非远眺观之,因为远望则在视线尽头处,月光未必能照见;近观则清冷之中月光透射山巅,自见白皑皑一片。而“嵩山雪”不是孤立的,它与楼阁的“萧疏”、林木的“榆柳”共同构成了一幅萧疏清冷的画面。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将冬天的寒冷、静谧和明亮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冬天的独特魅力和美感。

诗情诗景:

天津桥下,初冬的寒意开始悄然凝聚,晶莹的冰花开始在桥下轻轻摇曳。洛阳的大道上,行人的足迹已经稀疏,仿佛被这寒冷冻结了时间的步伐。

榆树和柳树,披着秋天的余晖,静静地伫立,仿佛在守候着冬天的到来。楼阁之间,静谧而安详,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

然而,在这寂静之中,一轮明月高悬,它洒下的光芒,直接映照在嵩山的雪上。那雪,纯净无瑕,与月光交相辉映,宛如天地间最纯净的画卷。

0 阅读:12
评论列表
  • 2024-02-14 20:34

    早春午后》 梢头鹊鸟欢, 亭外柳枝绵。 一阵风来过, 是暖还是寒?

  • 2024-02-14 20:33

    春梦》 梦写春来赋, 烟没高低树。 南北赵家时, 名人不记数。 时过千年触, 知是因何故。 古画与宋词, 方到眼前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