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韬光章(无私而成)

风起红尘 2024-04-06 10:14:25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此处的“后其身”并非宣扬被动避让或自我轻视,而是颂扬一种谦和礼让、心系他人的高尚情操。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并非热衷于抢占舞台中央,而是选择在幕后坚定而无声地支持和激励他人。他们凭借这份低调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信赖,不知不觉间,他们成为了众人追随的榜样。这种领导风格迥异于权力压制和强制命令,而是一种以实际行动树立典范、以品德感召人心的柔韧影响力。

"外其身而身存",代表着一种超脱自我、融于大同的高远境界。这意味着个体能够打破自我中心的束缚,把自己放入更为宏大的背景之中。在此过程中,个体看似消失了,但实际上,他们在更大世界的版图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定位和价值。这种自我超越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个体实现深层次的自我价值,还能够为整个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句话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一种深层的智慧:无私的行为,最终往往能够成就个人更高尚、更深远的期许和追求。此处的“私”,已非指浅薄的物质利益或表面的荣耀,而是指向个体内心深处的理想和志向。当一个人勇于放下小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工作中,他不仅能得到外界的认可和赞扬,更能在内心深处体验到无法用物质衡量的充实与平静,实现一种由内向外、触及灵魂深处的成就。

很久以前,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大家口口相传的老好人,阿宽。他从不过分追求名利光环,总是把邻居们的需求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每当镇子里发生大事小情,他总是悄悄地站出来,担当起解决问题的责任,却从不高调显摆。

有一次,小镇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洪灾,许多人家的房子受损严重,田里的庄稼也几乎颗粒无收。这个时候,阿宽没有第一时间去抢救自家财物,而是率先行动起来,组织乡亲们转移至安全地带,亲自救助受伤的人,合理分配稀缺的救援物资。每次,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险境,确保所有人都平安无事。这种舍己为人的举动,使他在村民心中的地位愈发崇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村民们公认的领袖,也就是“后其身而身先”。

还有一次,在规划小镇未来发展的蓝图时,阿宽提出了一个惠及全镇的建议:建造一条公共灌溉渠,以解决农田缺水的问题。他毅然决定,牺牲自己紧靠水源的良田,用来建设蓄水设施,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这样的抉择,看上去像是舍弃了自己的局部利益,但随着灌溉渠的完工,不仅使得小镇农田焕发出生机,他原本那块土地也因此成为了水利关键节点,提升了附近地块的整体价值。这正是“外其身而身存”的生动例证。

阿宽的无私奉献,不仅让他在乡亲们心中树立起无人可替代的地位,也得到了大家真诚的感激和回馈。当他年岁渐高,需要照顾时,乡亲们都纷纷主动前来帮忙。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老子那句富含哲理的话:“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