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以不上清华北大,但不能没有良知!激发良知内驱力三个方法

内驱力谈家教 2024-05-02 02:42:37

8-16岁孩子拖拉不自律,内收不自信,想做不执行,应付学习没动力……若要“根治”,(点击)!

我是一名内驱力教练,主创“五感内驱力”法,最大特点是“落地”,消除“知道但做不到”通病,使孩子自律自信有动力。众多家长见证有效!()

有父母抱怨孩子没有良心,不听话不懂事,其实是因为你不会养育。

你的孩子可以不上清华北大,但不能没有良知,你认同吗?你孩子如果有良知,哪怕读书不怎么样,你也不必太焦虑。

那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你的孩子有良知,又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呢?

我们把教育分为三种境界。

最基础的是良知教育,就是如何激发孩子的良知。进一步是素质能力教育,也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八大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分析能力,选择能力,决策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最高境界的是生命教育,培养孩子的幸福和觉醒。

今天就讲良知教育。

王阳明先生说良知是本质具足,只是需要被启发,而我们今天为什么辛苦一辈子,却养育不出一个孝顺的、良知具足的孩子呢?

其实是我们一直用外驱力的13把刀,要求、指责、打骂、管理、控制、说服、说教、讲理、唠叨、恐吓等等,让孩子产生情绪、情绪掩盖良知。孩子一旦心中对你生出了厌烦的情绪,他就开始掩盖良知。

对于孩子任何错误,说三个方法,每一个都是内驱力,尤其是第二个。

第1个,延缓处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犯错误之后,三分钟才会开始意识到自己错了,所以要延缓处理,不在情绪中对抗,孩子就开始反思,“哎呀,我错了”,这叫反思内驱力。

第二个,表达感受

孩子犯错了,指责就会带来对抗!如果你想教育一个有良知,能够心中有父母的孩子,你一定要学会表达感受,表达需求,这个就是关键。

比如说“你作业效率不高,我很着急,我很生气,妈妈需要你更专注一点”,“你晚睡我很心疼,我很担心,爸爸希望你早点睡”。

再比如,你口渴让孩子倒水。如果你说“宝贝,帮我倒杯水”,这其实是命令,是要求。但如果说,“宝贝,爸爸口好渴,爸爸想喝水”,口好渴,就是表达我的感受,“帮我倒杯水”是表达需求。

表达口渴,让孩子感受爸爸的感受,不忍心爸爸口渴而去倒水,那个叫懂事,那个叫心中有父母,叫良知,而且孩子做完之后会有成就感。相反,如果孩子是被命令或要求去做,那他就没有成就感。

所以我们想要养一个有良知的孩子,除了你让他感受到爱,而且要学会表达你的感受,让他感受你的感受。

一个人感受父母的感受,那叫孝顺,感受老师的感受,那叫尊师,感受众生的感受,那叫慈悲。所以,能够走入别人的内心,感受别人感受,那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样的孩子以后有慈悲心。

重要补充:“表达感受”,只是表达,而不是说教,是表达自己,但不要求孩子一定要顺从。

第3个,表达孩子犯错带来的影响

比如说“你起床拖拖拉拉,等一会我上班就会迟到,被罚款,我很着急”。

事实上,一般来说,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言行给别人带来不好的感受或产生不好的影响,那样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愧疚,这种感觉会使得他改变。

以上三招,招招都是内驱力,启发孩子内在良知。

更多内驱力落地办法,请读下面文章,针对性地帮你“教育落地”和“做到”(不只是“知道”)

【这2篇必读】

1.内驱力培养三步骤,我是"过来人":

2.“五感内驱力”落地型方案:

/ END /

原创 | 一点老师

内驱力咨询师,健心教练。爱看本质、喜讲系统、力求实效。点个关注,一起共修。

0 阅读:0

内驱力谈家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