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比亚迪的价格战,撼动不了宝马在中国的地位

汽车扒一扒 2024-03-25 18:56:32

几天前,宝马发布了2023年业绩报表,并且接受了采访。

采访过程中提到了一个话题,就是中国的电动化转型和价格战,是否影响到了宝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宝马高层的回复比较果断。

中国市场的价格战的确很凶,但不是一降价就要参与,因为国产车的价格战主要集中在30万以内的细分市场,而这只是宝马的入门级市场。

网友的翻译是:“比亚迪引起的价格战的确影响较大,但撼动不了宝马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今年2月份以来,价格战打了一段时间,但大多数降价的车型都是在20万以内,其中10万级产品的价格战打的最为凶猛。

事实上,看似凶猛的价格战其实降价幅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比如说秦PLUS DM-i的终端价格,去年就是在8.5万左右,今年年初下调了5000元左右。

AION S系列车型的此前终端降价幅度在1.4万左右,如今下调到了两万元左右。

凯美瑞的新车价格虽然下调到了17万左右,但老款车型的终端价格基本上也是在16万多,所谓的价格战基本上都只是虚晃一枪,一定程度上的降价,并没有带来大幅度购车预算下调的福利。

一位做了多年车商的朋友表示:“今年的价格战虽然比较凶,但基本上高端车的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

从销量布局上来看,宝马除了3系的价格跌到了30万以内,其它走量车型的价格依然比较坚挺,比如说X3、X5、5系的价格,终端均价分别为35万、60万、45万。

宝马所说的“中国车的价格战影响不了宝马”,是站在经营以及事实两个角度所分析的。

一个客观事实是,的确国产车在30万以上市场的话语权比较弱,目前只有几台特殊的车型冲破了市场封锁,比如说腾势D9、理想L系等。

自主品牌一旦立足于高端市场,面对一个没有竞争的局面,必然也不会降价,比如说腾势D9的价格就非常坚挺,不做任何的价格让步。

在高端市场,宝马在全球的话语权依然非常强,品牌价值、操控表现、技术沉淀,在燃油车的细分市场中都是主导者的形象,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不少人在预算饱满之后还是会优先选择宝马作为日常代步车。

但面对国内的电动化转型,宝马也需要找到自己新的定位,虽然目前燃油车对电动车构建起了防御姿态,但大趋势是以智能化、电动化构建起的全新消费方向。

宝马的车系需要在技术、发展路线、智能化表现上满足当下年轻用户群体的消费需求,虽然其在燃油车市场中竞争力较强,但这不意味着其在未来的电动化市场中依然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当然,宝马作为百年豪华品牌能够生存如此之久,靠的是发展、进化和改变,在如今的电动化、智能化市场中,宝马想要在国内市场保持持续的热度和活跃度,就需要在产品、品牌文化以及价格上,重新构建起新的体系。

0 阅读:1309
评论列表
  • 2024-03-26 11:00

    那是力有未逮,尚未涉及。比亚迪提高了国产车的上限,三年时间就把市占率从2%提高至12%(约数),替国产冲击合资价格土崩瓦解立下汗马功劳。单一品牌比亚迪独占鳌头,一骑绝尘,其后是大众丰田本田,五六名才是其他自主品牌。比亚迪对战的都是外资。轿车领域,秦,海鸥,海豚与朗逸,轩逸,速腾争雄;中大型轿车,汉与凯美瑞交锋;SUV领域,宋,元,唐与毛豆Y决战;MPV领域,腾势D9与别克GL8逐鹿。腾势,方程豹与仰望也在大幅上扬,分合资一杯羹。

  • 2024-03-26 10:14

    随着国产汽车不断发力,相信宝马的份额也在不断减少!

  • 2024-03-26 17:06

    国外车企主要是车评人交钱[抠鼻][抠鼻][抠鼻]

  • 2024-03-26 18:08

    买宝马的都是上年纪的有点情怀的,现在你叫20岁的小伙子开宝马,简直就是叫他用按键功能手机。

  • 2024-03-27 00:57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会影响的,我今天刚去宝马看了,感觉他们的车很难卖出去了,而且智能化真的弱得一逼!国人又不是一直傻,今天还看了奔驰S级,那个语音唤醒,简直就是一个智障一样,他们自己销售也说跟国产新能源这方面没法比,说不影响是假的,一个消费品,没有人会一直不觉醒的

  • 2024-03-27 08:14

    比亚迪能和奔驰竞争?

  • 2024-03-27 08:02

    希望5年后,宝马还敢这样讲!!!!!!!!

汽车扒一扒

简介:懂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