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所写的武王伐纣,只是对武庚的形象描写

拂柳含双 2022-10-21 10:00:28

纣王为逃避兵役,在殷商的四周设置了九个大小诸侯国,其中武王本部有七个诸侯国,武王之外又还有三个诸侯国,即燕国、卫国、郑国和代国。武王四子共叔于殷商灭亡后,封武王之前的小儿子武庚于殷商。到殷商覆亡,共叔推翻商朝,成为武王。《山海经》共叔段的介绍是,他是武庚儿子武庚的孙子,武庚没有参与武王本部对纣王的抵抗,没有参加武王本部与少康的决斗。据此我推测,《山海经》所写的武王伐纣,只是对武庚的形象描写。以下是历代编年史中,对于这场战争的不同形态描写。其中三国志中,虽然统一了六国,但是,并没有直接描写武庚的结局。《三国志·地理志》中,同样是描写武庚的形象为:武庚,共叔也。其为商之末世,后主不祥,共叔不平。武庚即纣为共叔所杀。

《三国志·晋书·诸夏侯曹传》中,则是对武庚的战死的描写为:公元前342年,吴越国丞相、越国国王向宠之侄、越国之王孙霸以大礼,下武庚,封武庚侯。而在南朝宋《魏书》中,则是直接描写了吴越王夫差与武庚之间的决战,在决战中吴越败败北。但是南朝《旧五代史》中,则是这样记载:是时武庚在东,其兄长共叔段为武王大礼士于王,而武庚在西,共同率师前攻。东晋的《晋书》则是直接写到:武庚,共叔也。后亦入京师。《旧五代史》将这两件事的叙述方式大致相同。而《南朝梁书·赵昌传》则是简略概括:共叔段死而武庚生,共叔段卒,武庚生子武庚。至于东晋的《新五代史》,便是更加简单概括:后主不祥,共叔不平,武庚之父武庚不平。其为商之末世,后主不祥,共叔不平。武庚即纣。《晋书》则是把武庚写死到他们的孩子武共王,但实际上并没有交待这次战争的详情。总之,历史上,各个朝代编年史都只是提到了武庚,并没有写武庚与纣王、共叔段相撞。但是无论在三国志抑或南朝梁书,都记载了这样的事实,这是编年史的逻辑性问题。

其次,这两件事都是很重要的历史事件,很难简简单单写死。谢邀,其实题主的想法很好,人物的命运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他两之间相遇时的时代大概是初唐,那时的武将还没有诞生,而武德刚刚兴起。关键点在于对于初唐的描写,在于共叔段被杀在前,而武庚封侯在后。(这里我推测共叔段是被俘虏以后再出师而不是被杀就在这里了)第三就是我想提一句三国志上面关于三国故事的书,我看了下,《三国志·蜀汉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及武德元年,太祖引军征蜀。太祖军有翼德,翼德亦杀太祖。时翼德率精兵万余人,后将兵击前锋。前锋见翼德兵少,以为其必破,乃引翼德军于阳。

0 阅读:158
评论列表
  • 2022-10-24 17:04

    至于古蜀国迁址金沙后国力为何会大幅度衰败,几近于亡国,此皆因西周的背信弃义,就在共同举义灭商后,西周却来了个一石数鸟,设计灭杀了参加会战的西部多个小国或部落的军队,并收缴了他们分配的商朝巨量物资及兵器,至使西周一夜暴富,而西部诸盟邦则损兵折将受到了无妄之灾,至此,西部各盟邦皆国力衰弱,再也无力与大周抗争,且还要朝贡认主,自降一格享诸侵待遇。

拂柳含双

简介:拂柳含双谈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