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父母育儿“黑历史”,一个比一个离谱,后悔没早看到!

小小包麻麻 2024-04-11 14:53:49

说真的,有些父母真的没有做父母的样子!

给娃买滑轮车不是为了让娃骑,而是为了玩累了让娃拉着自己走。

孩子买了贵的东西,不会第一时间指责,而是说:“你值得”。

怪不得有人说,新一代的父母不仅是在教育孩子,更是在治愈童年时的自己。

前段时间,翻看小红书和新华网联合发布的《小红书父母观察报告》时,

发现新一代父母们讨论度比较高的话题和育儿方式,有很多都让我觉得:学到了!

Z世代通常指1995年-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我并不是一昧的吹捧新一代父母有多会教育孩子,因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很难去评判到底哪种教育方式更好,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一般:

“(新一代父母)之所以与父母不同,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接受到了比自己父母更好的教育,每一代人都在进步,没有谁比谁更优秀。”

但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种被新一代父母高讨论的育儿方法,妞们速速了解起来。

精简式育儿精简式护肤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但精简式育儿是不是第一次听说?

有些父母致力于给孩子各种买买买、报报报,也有些父母用“断舍离”的态度去养娃。

社交平台上精简式育儿的妈妈

对于孩子的成长,他们崇尚:

不过度买。理性消费,不跟风。

不过度吃。不用总担心孩子的营养跟不上,俗话说

不过度穿。成长期的孩子基本一个季度就会来个大变样,过多的衣服只会落在柜子里积灰,不如买几件好搭配耐穿的,整理起来也省事。

不过度买玩具。同种类型的玩具买一两个足矣,孩子玩玩具的本质是探索,并起到锻炼大脑,开发智力的作用。

精简式育儿可能不适用于每个家庭,因为有些妈妈就是喜欢通过买买买缓解压力,无可厚非。

但精简式育儿让我明白了养娃的另外一种可能,并且让我打开了一种新的思路:

孩子不是吞金兽,父母的焦虑才是。

养娃其实和生活一样,太多的信息会影响我们的抉择,还会让做父母的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但精简式育儿反其道而行,变成了一个缓解焦虑的过程:用最简单的方法,富养着孩子。

追求质量也追求性价比,只减多余,不减关怀。

带娃不费妈

不得不说,懂得“带娃不费妈”精髓的妈妈们实在太聪明了。

不仅节省了自己的精力,还能让孩子发挥自主成长的潜力。

我朋友就是典型的主张“带娃不费妈”类型,她总能在养娃的路上找到比较轻松的方式。

一到周末,她和老公就会带娃到户外玩。参加社区内的亲子活动或者野餐,

给孩子带点书和玩具,和他们一起挖土、捡石头。

电影《海蒂和爷爷》

玩累了,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安安静静地去看书或者自己玩。

她说:

“生了二胎之后,时间压缩得更少了,我每天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三个小时。”“面对完工作,再面对孩子,真的会觉得自己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不费妈”主张的绝对不是偷懒和摆烂,而是养精蓄锐,为了更好的出发。

就像他们说的那样,

养娃是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懂得保存体力,才能打赢这场持久战!

松弛感育儿

《中国家庭科学育儿洞察白皮书》曾做过一个调查,

有7成的妈妈因严格遵守育儿指标,步入育儿焦虑的怪圈。

比如:

“别的孩子都晚上8点准时睡觉,我家的怎么不睡?”

“我家的孩子不爱看书,喜欢跑来跑去根本闲不住”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可能会演变成:

“学习跟不上,以后还能考上个好大学吗?”

“”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步伐一致的两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过分地担忧孩子,不仅会让当妈的一直提心吊胆,神经紧绷。

孩子长大后,也会被这种负面的情绪所影响。

之前刷到过一则视频,

一个小女孩本想替妈妈收拾桌子,却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杯子碰掉,水洒了一地。

女孩停下手里的活,蹲下来看着地上的碎片手足无措,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不安。

结果妈妈看到这一幕后,不仅没有对她进行指责,反而拿起扫把开始清理垃圾。

虽然视频里没有显示孩子的反应,但在被妈妈理解的那一刻,相信她不仅是如释重负,还感受到了“被理解”的滋味。

当晚,爸爸回家后把东西打翻,女儿二话不说直接拿来了扫把,学着妈妈有模有样地打扫了起来。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松弛感”被这么多父母搜索和学习了。

因为“松弛感”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言传身教。

它不仅可以让整个家的氛围变得和睦、温馨,更能让孩子拥有放松、稳定的心态去应对突发问题。

不扫兴父母2023年,“不扫兴父母”在小红书上的话题阅读量在7500万,是话题度最高的关键词。

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能否认很多父母都想摆脱“扫兴”这个标签。

毕竟,扫兴式父母太容易让孩子压抑了。

一个网友拿了三等奖学金,第一时间想和父母分享这个好消息,

当她充满期待地把奖状发到家庭群时,得到的回复不是“女儿真棒”、“你真优秀”,而是“怎么不是一等”“争取二等一等”。

这个女孩说:直接把我的心情全毁了,真的很难过。

就连我自己小时候,也是在扫兴教育下“茁壮成长”的。所以十分清楚,当你满腔喜悦分享却被泼一盆冷水是什么感觉。

很多人会觉得父母并没有错啊,只是想让她更好。但是换位思考下,

当我们通过长期努力拿到一个成果分享他人时,想听到的是不是认可声?

这个女孩难过的不仅是没有受到表扬,还有她没被看到的付出。

之前有朋友问过我:咱们小时候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哪有什么打压不打压一说?

确实,但正是因为孩子过,才懂得跟父母分享情绪时,能被捧住的快乐有多珍贵。

身为父母,我常常提醒自己:

教育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否则再高超的技巧都没有。

当孩子与你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时,要像个捧场王一样先接住他们的情绪,而不是冷却他们的分享欲。

我们不仅是孩子的父母,更是他们的朋友。

包妈碎碎念

不得不说,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

教育孩子,不再是关起门来的秘密,而是可以一起分享一起交流的话题。之前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我总是会定期搜罗一些教育方法自己去学习和消化。因为教育是流动的。社会在发展,孩子的特征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身为父母,只有用对了教育方式,才会在娃的不同年龄阶段,面对问题,应对自如。

天底下没有绝对满分的教育方式,但总有懂得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父母:

比起“什么有用”,快不快乐更重要;

不盲从标准答案,看见孩子的特别,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0 阅读:20

小小包麻麻

简介:800万父母关注!0-4岁前沿育儿知识全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