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妈妈的悔恨:千万别在孩子青春期时犯这个错误,建议所有父母都要看看

平等心理研究院 2023-12-19 10:39:07

01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一直以“教书育人”为职业信条。当然,在我的努力下,也教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所以,儿子出生后,我充满了自信,没有人比我更懂得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了。

以我的能力,我一定会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快乐、自信、聪明、大家都称赞的优秀孩子。

我为儿子制定了详细的成长计划:

3岁之前,以探索世界为目的,带孩子多去户外活动;

幼儿园期间,启蒙学习和体育锻炼双管齐下,语言能力要跟上,读绘本,听说英语...

上小学了,要以学习为主,我给他报了很多特长班,低年级可以发展一些兴趣爱好,高年级就要以主科为主了。

在如此紧密而全面的计划下,我的生活只有两个重心:儿子和学生。

在学校里,思考如何让学生提高成绩,多学习;

在家里,想着给儿子再报什么特长班,也多学点。

但事与愿违,在我殷切的期待下,儿子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优秀于其他孩子的迹象,可以说他各方面都很平庸。

小学的时候,他的成绩看似很好,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我心里很清楚:他的优秀是由时间和外力推上去的,只要学习难度提高,他很快就会落下来。

但我还是不甘心,勤能补拙是不是?万一呢?也不是不可能,也是有先例的。

于是,我对他的要求更加严格。

每次儿子想懈怠,我都毫不客气地批评他:

“你不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只有比别人更努力,你才能有一个差不多的结局,否则,你拿什么和别人比?”

这时,儿子就会表现出一个让我特别难以忍受的性格特征:不会表达自己,就会唧唧歪歪地哭!

这让争强好胜的我特别难以接受,一个男孩,能力差就算了,还那么爱哭,能有什么出息?

一开始,当他哭的时候,我可以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让他试着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是,他还是哭哭哭。

后来,我的耐心越来越少,儿子一哭,我就对他大喊:“闭嘴,别哭了,不许再哭了。”

结果,儿子哭得更大声了。

之后,我开始大打出手。

这时,儿子终于不再大声哭了,吓得像只胆怯的小兽一样看着我,一下一下抽泣。

我看着他胆怯的眼神,心里悔恨不已。

但下次,我还是忍不住自己,还是会打会骂。

……

一次又一次,就像一个死循环。

02

当他上初中时,我对他的失望达到了极点。

为了在初一分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在六年级暑假就帮他补习初一的课程,但没有一点用,他的分班考试成绩一团糟,最终被分配到了普通班。

他也没有一点奋起直追的意思,反而开始躺平,偷偷看漫画,玩游戏。

我没收了他的平板电脑和漫画,他还像个小孩子一样哇哇大哭,我气坏了,又开始揍他,然后我们好几天都不说话……

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作为一名教师,我心里很清楚,父母要做的就是唤醒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但我该怎样才能唤醒儿子的驱动力呢?

我仿佛走进了一个黑暗的房间,到处乱撞,却始终打不开门。

无奈之下,我想也许不盯着他,给他一些空间,情况也许会有好转。

于是,初一第二学期,我送他去寄宿。

我和他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真的好了许多,我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终于找到了打开儿子心灵的钥匙。

在2023年5月4日之前,我都认为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就在我以为一切的不如意都将过去的时候,寄宿才两个月的儿子的选择又给了我狠狠的一巴掌:逃学,离家出走,再也不上学了。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哭,闹,打...

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儿子不再怯怯地哭,而是对我大吼:

“你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妈妈!”

听到这句话,我觉得头上像被泼了一桶冷水,浑身冰凉。

一直以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好妈妈,为儿子放弃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回家后心心念念的都是他,到如今我却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妈妈”。

最可笑的是,我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教出了这么多优秀的学生,现在自己的儿子却不愿意走进学校,真是讽刺。

我试图说服儿子,想以平等的视角,探索儿子的真实想法,但儿子每次都只说两个字:“不去。”

我彻底不知所措,不想放弃,但又别无选择。

那时候见到熟人就紧张,害怕他们嘲笑我:一个优秀的老师,竟然育儿无方。

我不想多说话,也不想出门。

每天看着儿子,我都很焦虑,很无助,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办?

我开始失眠,掉了很多头发,觉得未来一片渺茫:孩子都教不好,人生有什么意义?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直到五一,一个外地的好朋友知道了我儿子的事,她建议我报名一对一青少年心理指导,说很多像我一样的家长都通过这种方式走出来了!

03

报名后,我就想搞明白:我和儿子如同一团乱麻的关系中,关键点是什么?老师就先让我把人生做了一个梳理。

梳理的时候,我列出了和儿子之间的60多件事,发现儿子五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在不开心和被打被骂中度过的。

儿子还不到14岁,五分之三差不多就是8年了,孩子基本上就没有开心过,看到这个数字,我都要崩溃了,我真的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妈妈。

从出生到现在,我儿子就像我手里的木偶,我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一旦反抗,就是一顿批评、指责或打骂。

一说起来,我言之凿凿为了孩子的未来,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好意思宣之于口,我是为了证明自己:

我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教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包括我的儿子。

在我心里,儿子是我证明自己的一个工具。

想清楚,看清楚后,我根本无法原谅自己。

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你怎么会对自己的儿子如此残忍?你给了儿子什么样的童年?你对他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

那一刻,我恨自己,放声大哭,边哭边狠狠打自己,几乎有一种想掐死自己的冲动,我哭到筋疲力尽,打到自己感觉不到疼痛......

幸运的是,老师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她拥抱我,安慰我,把我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

老师对我说:

“在过去的日子里,无论你做了什么,无论是对是错,都是基于当时你能做出的最佳选择。

因此,不要过分苛责自己,背负沉重的包袱,过去的已经不能改变,我们需要做的是面对现在,过好当下,接纳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着急。”

04

人生梳理回来后,我为自己设定了成长目标:接纳儿子,修复亲子关系,不超过8分,不提要求。

我开始梳理自己的资源:

最大的资源就是我的爱人,以前总觉得他做多错多,没有优点,全是缺点。

现在看来,他为我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我一直视而不见,盯着他的缺点,不肯放下。

他是一个多做少说的人,从不邀功请赏,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小家庭的顶梁柱,也默默地帮助我分担生活的重担,他做了很多事情,我却是不知情的。

正是因为他对我这份深深的爱,才让我才有力量来审视自己,给我们家一个新生的机会。

爱人给予的爱和我对自己的爱一起为我撑起了一把伞,让我安度坏天气,等待春暖花开。

而且,爱人一直在支持儿子,所以父子关系还可以,儿子还是愿意听父亲的话。

最大的卡点,就是我和儿子的沟通基本为零。

要改善亲子关系,不能只靠我一直往前走,主要看儿子是否愿意向我走过来。

人生梳理回来后,我不再提让儿子回学校的事了。

我该上班上班,回来后,就问他想吃什么,给他们父子俩做好吃的。

在餐桌上,我不再提学习的事,就和丈夫天南海北的聊天,国际时事、明星八卦、历史人物,儿子听着感兴趣,慢慢地也开始插嘴。

每个周末,我们一家都会去野营,看山,玩水,完全和大自然待在一起。

按照老师告诉我的多感受少要求,多询问少建议的原则,和儿子开始沟通交流。

很多时候,我都想说教,想批评,好的是,坚持觉察,让我的意识大大提高,随时都能感知到自己的情绪。

一旦出现不利于关系发展的迹象,就赶快离开,开始自我关怀,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看到了我的变化,儿子不再对我有那么大的敌意,开始放下心防,和我交流。

很快,暑假期间,我让爱人休了几天年假,带儿子一起出去旅游。

我让爱人问儿子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儿子说想去海边捡贝壳,挖螃蟹...

在以前,我会对这个建议嗤之以鼻,一个男孩子知道玩这些,没有一点出息,我带他出去旅行,绝对不会安排这么无聊的活动,博物馆、科技馆、名胜古迹,回来最好能写几篇感想。

这一次,我没有安排任何所谓有意义的活动,就跟着儿子挖沙子,捡贝壳,抓螃蟹...

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话多了,滔滔不绝地告诉我他看到的某件事,某个人,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海边回来,我问他是否想和朋友组成暑期篮球队,每天一起玩,放松一下?

儿子说可以考虑。

我建议他自己联系朋友试试,如果可以的话,我帮他们找场地。

当时,儿子一个人在家已经两个多月了,他很孤独,借此机会,他联系了几个经常玩的朋友,我帮他们找了一个附近的体育馆。

一个多月,儿子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打篮球,看到他活泼开朗多了,我也特别开心。

眼看开学了,我也只字不提上学,但他的队友们都开始准备开学了。

一直拖到开学后的第一周,有一天,当我们一家人吃晚饭时,儿子突然说:

“我想好了,我想去上学,但我不想寄宿。”

我和爱人都愣住了,忙着答应他。

我的心又酸又软,借着吃饭的机会,我抹去了自己再也无法控制的眼泪。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经历了人生中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刻,我也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真正看到了自己的拥有,真正看到了儿子。

困难给了我很多礼物,最珍贵的一份是:如何做一位好母亲?

过去,我的做法是控制他,塑造他,压制他;

现在,我的任务是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唤醒他身体的力量,去接纳,去帮助......

我们都懂这些道理,可道理都懂,却不一定做得好。

当我们真的做不好的时候,也不必害怕。

谁都有搞砸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当你搞砸了时,要愿意去思考,去做,要走出去,不要拒绝别人伸出来帮你的手。

30 阅读:10709
评论列表
  • 2023-12-24 18:12

    你的儿子还是幸运的,有一个知错能改的妈妈[点赞]

  • 2023-12-20 23:06

    没有心理学相当等级的教师应予以辞退!

  • 2024-01-02 11:16

    孩子想要学习后你可以继续辅导,不过要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循序渐进的帮助,而且还要劳逸结合哟

  • 2024-01-08 13:35

    沟通四原则

  • 2023-12-22 11:53

    仇恨就是这么结成的!

  • 2024-03-12 05:15

    我和你一样,只是我的是女儿

平等心理研究院

简介:专注解决青少年成长问题和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