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6万新兵、42万炮弹、50天通牒:战争进度条继续刷新,谁在拆特朗普的台? 俄

16万新兵、42万炮弹、50天通牒:战争进度条继续刷新,谁在拆特朗普的台? 俄罗斯又开始压大注了。 今年春季,他们一次性征召16万新兵,比去年多出一万。官方说是“例行计划”,可谁都明白,这是为战场做准备。打到第三年,纸包不住火,连CNN和BBC都忍不住抢着报。普京签令从4月1日开征,一直到7月15日,18到30岁全员上账。这是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轮春季征兵。 说白了,俄罗斯已经掀底牌了:准备来个夏季总攻,想把局面翻个身。 兵力早就堆上去了。据乌克兰情报部门,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科斯蒂安蒂尼夫卡、库皮扬斯克方向集结重兵。北约数据显示,俄军战伤累计已超90万,但战线依然推进。他们的打法没变——靠炮弹、无人机和人命一点点堆。 普京去年底就定下目标:把常备军从120多万扩到150万。这批春季兵,大概率不会直接送前线,而是解放老兵,让熟手顶战区核心。 换句话说,乌克兰这边还没喘口气,俄罗斯已经换了新肺。 更棘手的是,不只人来了,弹药也备齐了。从朝鲜换来百万炮弹,从伊朗连线买无人机,后勤线虽长但能撑。据乌方估算,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已经顶不住了。那是交通中枢,一丢局势就崩。 西方不是没反应,只是跟不上节奏。 特朗普说他“24小时能停战”,结果上台半年,全花在关税战上。7月15日他抛出所谓“50天通牒”:如果俄乌不谈妥,就对俄出口加征100%关税,顺带波及中国和印度。 看似在逼和谈,其实是想逼中印切割俄罗斯。但问题是:你让别人出钱、断油、赔账,谁会真买账?欧洲人自己都快撑不住了。 吕特刚上任北约秘书长,四处跑要援助。欧盟上马第18轮制裁,德法英也开始加码。英国承诺22亿英镑军援,德国本来想给金牛座导弹,结果被俄罗斯一句“落地就扩大打击”吓退。 典型欧洲风格:嘴上硬,手上软。 乌克兰情况更糟,兵源枯竭,街头强征都拉不动人。泽连斯基换掉国防部长,打散重建征兵系统,但壮丁早学聪明了,家家都没男人。人不够,他们学会了用无人机反击,一夜炸掉几十架俄轰炸机,但主旋律没变:拼不过人、拼不过弹,更拼不过工业。 可他们还是攒出了42万发炮弹,藏在苏联时代的地下库里。靠什么?西方支援、库存清算、掏空仓库。 特朗普甚至说,美军可能采购乌克兰无人机。换句话说:你不是盟友,是武器供应商,死活看行情。 俄罗斯经济表面吃紧。欧盟17轮、18轮制裁叠加,外资跑了、汇率波动。但撑得住。靠谁?朝鲜炮弹、伊朗无人机、中国能源兜底。普京视察军工厂时只提生孩子,因为他心里清楚:再打下去,人口比炮弹先崩。 中方态度一贯:不拦、不撑、不添乱。外交部照旧发言:大门敞开,不惹事,逼到门口奉陪到底。你让北京选边?那才真是自废武功。中国只做一件事:看趋势、稳底盘,一旦出手就砸实了。 中俄当然有沟通。王毅当面告诉欧盟:中国不能接受俄罗斯输掉这场战争。不是力挺普京,而是不容西方借“俄败”重启秩序。 而当特朗普忙着打嘴炮,伊斯坦布尔那边,第三轮谈判已在进行。乌克兰说愿意领导人级别会谈,泽连斯基表态“随时准备”,但俄罗斯没停火。7月21日,俄军还在推进,压根不当“通牒”回事。 不是不搭理特朗普,是看穿他了。 吹牛“24小时停战”的人,如今还在原地转圈。出口关税、稀土协议、援乌计划,一个都没落地。欧洲表面跟着走,背地却在给乌克兰加码援助,顺便拆特朗普的台。 德国不公布援助清单了,英国趁特朗普对泽连斯基发火时,丢出22亿援助。法国、波兰也在搞单干。等特朗普真想收场才发现:后院起火,盟友早自立门户。半年的白日梦,到这算是醒了。 最后说一句,普京压上16万新兵和最后的工业残值,特朗普抡起制裁棒还找不到方向,泽连斯基靠无人机突袭后方换谈判筹码。每个人都在赌时间,但时间最不站谁这边。 谁能撑到最后,不看口号,看代价。 “50天通牒”的钟声已经响起。谁先踩空,没人敢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不是终局,更不是最后一轮。 参考资料:《 俄集结16万大军,决战要开始?中方不愿致电普京,点出美核心计划-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