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当年被卖给美国时,俄美两国都让住在阿拉斯加的俄族人自由选择去留,不想留在阿拉斯加的,免费派船送他们回远东,最终有人选择留在阿拉斯加,有人选择回远东。 1867年俄国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那会儿,两边都说好了让住在当地的俄国人自己选出路。 想留的继续过日子,想走的免费送船回远东老家。 最后真有人收拾包袱上了船,也有人咬咬牙留在了冰天雪地的新地盘。 先说那些咬咬牙留下来的人,他们心里头肯定也打鼓啊!美国佬说会保障他们的权益,可谁知道这新来的主子是啥脾气?当年俄美公司那帮老爷在这儿作威作福,把阿留申人当奴隶使唤,现在换了美国政府,会不会变本加厉? 但留下来的人大多是实在走不了的,有些老猎户在这儿打了一辈子猎,老婆孩子都埋在附近的雪地里,让他们抛下祖坟去远东从头再来,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还有那些跟当地原住民通婚的,老婆是阿留申人,孩子会说两种语言,真要回远东,语言不通不说,还得重新开荒种地,他们哪有那个力气? 更现实的是,阿拉斯加虽然冷,但好歹有现成的皮毛生意,虽说俄美公司垮了,但美国商人很快就来了,他们照样收海獭皮、狐狸皮,那些老猎户只要能把皮子卖出去,就能换面粉、煤油,日子还能凑合过。 要是回远东,沙俄政府虽说给土地,但远东那地方比阿拉斯加还荒,到处都是沼泽和森林,开垦土地得先砍树,砍完树还得防着狼和熊,弄不好连种子都播不下去。 再说了,远东的俄国官员比阿拉斯加的还贪,说不定刚把房子盖好,就被当官的找个借口没收了。 可留下来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美国政府虽说允许他们留下,但骨子里根本没把这些“老毛子”当自己人,刚接手那几年,美国的淘金者、伐木队像蝗虫一样涌进来,把阿拉斯加的河都淘浑了,森林砍得光秃秃的。 那些俄族猎户想打猎,结果发现自己祖祖辈辈打猎的山头,突然被美国公司圈起来说要开矿,去找政府说理,人家掏出一张纸说这是合法契约,根本不管你在这儿住了多少年。 更可气的是,美国的法律跟俄国完全不一样,那些俄族人连打官司都不知道该找谁,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土地被抢走。 再说那些收拾包袱回远东的人,他们以为回到祖国就能过上安稳日子,可哪儿知道远东也是个烂摊子!沙俄政府虽说承诺给土地,但真正分到他们手里的,要么是石头堆里的薄田,要么是靠近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 那些从阿拉斯加回来的猎户,本来在冰天雪地里打猎是把好手,可到了远东,发现这里的森林跟阿拉斯加不一样,猎物也少,而且当地的哥萨克人根本看不起他们,说他们是“美国佬的走狗”。 更倒霉的是,远东的俄国官员把这些回来的人当成了摇钱树,刚下船就被要求登记,交各种莫名其妙的税。 有些人为了凑税款,不得不把从阿拉斯加带回来的皮毛、猎枪低价卖掉,最后连买种子的钱都没有。 还有些人想在远东做点小生意,结果被当地的商人联合排挤,说他们抢了本地人饭碗。 没办法,好多人只能又拖家带口往西边走,去西伯利亚找活路,可西伯利亚比远东还穷,简直是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火坑。 其实,不管是留下还是离开,这些俄族人都是被大国博弈牺牲的棋子,沙俄政府为了那点钱,把阿拉斯加卖了,根本不管当地居民的死活;美国政府打着自由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扩张领土,那些俄族人在这场交易中,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像棋盘上的卒子,被人随意摆弄。 最讽刺的是,沙俄政府卖阿拉斯加的时候,还觉得自己赚了,毕竟甩掉了一个大包袱,可谁能想到,几十年后阿拉斯加发现了金矿、石油,美国佬在这片土地上赚得盆满钵满,而沙俄呢? 在远东跟日本打了一仗又一仗,把家底都赔光了,那些留在阿拉斯加的俄族人,虽说日子过得憋屈,但好歹沾了资源的光,后代子孙在石油公司上班,日子过得比远东的亲戚强多了。 而那些回远东的人,后代可能还在西伯利亚的矿坑里挖煤,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这事儿就像一场赌局,沙俄政府把手里的烂牌甩给美国,结果美国转手就摸了一副同花顺,那些俄族人就是牌桌上的筹码,被人推来推去,最后连自己的命运都握不住。 现在再看阿拉斯加,美国在那儿建了空军基地,把它当成太平洋的咽喉,而俄罗斯只能在白令海峡对岸干瞪眼。 那些当年在冰天雪地里做选择的俄族人,要是泉下有知,估计得气得从坟里爬出来,把沙皇和美国政客都骂个狗血淋头。 说到底,在大国的棋盘上,老百姓永远是最可怜的棋子,他们没有左右局势的能力,只能在时代的洪流里随波逐流,用自己的血泪为历史的荒诞买单。 阿拉斯加的故事不是个例,从古至今,多少普通人在国界变动、政权更迭中流离失所,他们的选择、他们的苦难,最终都被史书上的几行字轻轻带过。 但那些在冰天雪地中颤抖的身影,那些在深夜里无声的叹息,才是历史最真实的模样。
阿拉斯加当年被卖给美国时,俄美两国都让住在阿拉斯加的俄族人自由选择去留,不想留在
万事浮华
2025-08-13 11:06:4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