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带头,印尼跟进,关税都是0:20%,如果东南亚国家有样学样,美国商品大举进入周边国家,他们再加价卖给中国,加价后肯定比中国还是偏宜些,这招中国防不住,这是不是美国的阳谋? 越南在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越南商品征收46%关税后,迅速启动回应机制。托兰领导下,政府团队拟定方案,承诺加强原产地检查,打击非法转运中国商品。外交部发出文件,提出对美国商品大幅减税,以换取美方降低税率。谈判过程紧锣密鼓,双方通过视频和文件交换意见,最终在7月达成协议,美国把关税降到20%,越南对1700多种美国商品实施接近零关税,覆盖电子、机械和化工领域。这让美国货更容易进入越南市场,用于本地生产或出口周边。印尼面对特朗普32%关税威胁,也快速行动。普拉博沃指示经济部门提出方案,以关键矿产优先采购权换优惠,包括降低对美国商品关税,并允许美国投资镍加工产业。谈判中,印尼同意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并放松部分矿产出口管制。美国团队要求印尼打击通过印尼转口的中国商品。 7月中旬,协议敲定,美国关税降至19%,印尼对美国商品大幅减税,甚至在镍和铝土矿领域给美方优先权。这刺激了印尼矿产产业,美国投资增加,本地加工链条延长。如果其他东南亚国家像泰国或马来西亚也效仿,降低关税到0-20%,美国商品会大量流入这些国家,然后加价转卖给中国。即使加价,因为原关税低,仍比中国本土产品有价格优势。中国企业可能在竞争中吃亏,这种策略表面公开,但实际让美国货间接渗透中国周边市场。特朗普的政策就是想通过东南亚制造“关税洼地”,减少对华贸易逆差。 但实际情况复杂,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协议已经实现大部分商品零关税,中国货在东南亚享有4.8%-20%减免优势。美国商品进入东南亚后,多被用于本地加工,而不是直接转口。中国加强原产地审查,东南亚国家如泰国也收紧检查,拒绝可疑货物。同时,美国对越南和印尼商品加征关税,压缩转口利润。越南对美出口增长34%,但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中国则通过升级自贸区谈判,巩固优势,并鼓励企业去东南亚建厂,实现供应链本地化。这种布局算不算美国阳谋?特朗普想用公开方式迫使中国调整,但中国通过区域合作和本土生产,构建更强韧性,贸易数据显示,东南亚对美出口涨时,对华出口没明显掉,国家间更偏向平衡策略。
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
【81评论】【20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