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军事对峙中,中国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咱们的常规武器打不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能利用中国周边的军事基地,用常规武器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攻击。 中美军事对峙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实力比拼,但中国现在最大的痛点是常规武器射程不够长。咱们的东风系列导弹精度高,射程几千公里,能覆盖关岛这种前沿阵地,可要打到美国本土加州啥的,就力不从心了。相反,美国在日本横须贺、冲绳、韩国乌山和关岛这些地方布满了基地,F-35战机、B-2轰炸机随时起飞,导弹飞过来顶多十几分钟,就能砸到中国东南沿海的军港或工业区。兰德报告里就提过,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强了,但美国还是能靠这些基地保持压制,一旦开打,沿海发达地区先遭殃,经济损失巨大。 美国这些基地不是摆设,它们形成了一圈包围网。日本横须贺停着航母群,冲绳有空军基地,韩国乌山雷达全天监控,关岛是战略轰炸机大本营。这些地方离中国太近,导弹射程覆盖整个东部沿海。美军报告显示,他们的远程常规打击能力在升级,高超音速武器和潜艇都能直接威胁中国本土外围。相比之下,中国导弹虽多,东风-26号称“关岛杀手”,射程4000公里,能打到关岛跑道,但跨越太平洋打美国本土的常规导弹还没成熟。核导弹当然有,但谁都不想走到那步,常规战才是重点。 技术经验上,美国领先明显。他们的F-22和B-2能隐身投弹后安全返航,全球调动资源超快,运输机从本土飞来补给前沿基地。中国航母越来越多,空军进步大,但远洋作战经验少,补给线拉长容易出问题。核心城市和经济区成了活靶子,战时得全力防守。导弹产能是中国亮点,美国援助乌克兰时库存就紧张,生产跟不上。中国一年能造数百枚导弹,车间流水线效率高,工程师调试电路板速度快。短期美国占上风,但打持久战,美国前方基地补给压力大,船只燃料耗尽就影响战力。 南海和东海摩擦加剧局势。中国海警船经常和美国盟友对峙,灰色地带斗争剑拔弩张,虽然没升级大冲突,但影响战略环境大。菲律宾最近强硬,不肯让步领土,美国支持下加强联盟,2025年美军在菲基地扩张,军演频频。美军亚太再平衡战略下,最新装备优先部署这里,导弹车移动定位。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是亮点,2023年曝光后,美国人警觉,测试弹头高速飞行,冲击波大。但数量有限,成本高,无法快速扭转格局。美军在澳部署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超3800公里,进一步增强威胁。 军事布局上,美国全球基地网让本土安全无虞,飞机从阿拉斯加起飞支援亚太。中国工业产能强,工厂生产导弹堆积仓库,运输车队公路运往前线。但投送距离和情报体系需提升,卫星群扫描敌情,地面站分析数据。2025年美军在印太空军基地易被中国导弹关闭跑道,报告指出风险高。中国导弹对美基地压力增大,超过2000枚中短程弹道导弹覆盖西太平洋。海军扩张快,舰艇下水多,但远洋积累需时间。 核威慑平衡下,常规战中国被动,得加强防御工事。美军报告称中俄对美国本土威胁日趋严重,但中国针对美国干涉发展区域拒止能力。乌克兰危机后,中美围绕台湾问题对抗加剧,美国用同盟威慑中国。中国策略是利用产能优势,拉长消耗战,挺过初期压力。外交渠道也关键,协调盟友资源,避免升级。 中国推进武器研发,扩展射程,测试弹道大气层飞行。远洋舰队演练增加,情报卫星捕捉基地动态。高超音速装备逐步增多,装配线加速。产能发挥下,导弹车间轮班生产。防御网沿海展开,雷达监视点位。局势逐步转向,外交会谈交换文件。
中国最先超越美国的会是军事力量!中国空军在2030年左右就会超越美军!目前沈
【80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