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求大陆,顶不住了! 台湾日子不好过,别的不说,光是特朗普搞的那一波关税上调,就把台湾狠狠割了一刀。这事儿还得从2025年说起,美国对台征收“对等关税”,叠加原有税率,让台湾多个产业叫苦不迭。就说纺织行业,叠加税率一下子涨到30%至40%,相关个股股价跌得惨不忍睹,分析师都说这行业景气复苏至少得两年。 机床行业更惨,原税率4.7%,叠加后直接蹦到24.7%,台湾机械公会一比较,日韩税率才15%,台湾产品价格竞争力一下子就没了,出口订单哗哗减少,有机床业者直呼这是“40年来最惨烈的淘汰战”,不少厂商只能“做三休四”勉强撑着。 农渔产品也没能逃过一劫,关税跳涨到20%,台湾70%外销美国的鬼头刀,渔民担心价格会被压得更低,生活都成问题。 自行车产业税率高达31%,年出口美国约9亿美元的业务,成本飙升得厉害。 汽车行业也全面衰退,7月营收下滑,豪华车销量跌了28.3%,消费端观望情绪越来越浓。 金融业虽然没直接受冲击,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汇率波动也够他们喝一壶的,台劳动事务主管部门的数据显示,这波关税冲击可能波及4.2万名劳工,减班休息、减薪甚至失业的情况都有。 半导体产业也不好过,虽然台积电在美国设厂能豁免关税,但其他半导体厂大多是成熟制程,加征100%关税后,成本骤增,订单随时可能流失。 而且美国还启动了“232条款”调查,把半导体相关产业都纳入进去,这可是台湾出口美国的主力产品,影响可不小。 大厂为了避税纷纷赴美投资,可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根本无力跟进,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供应链大举外移,台湾的科技竞争力和产业影响力都被削弱了。 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对大陆的依赖就更明显了。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台湾经济太重要了,自2011年实施以来,累计为台湾企业节省关税额68.9亿美元。 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一直很高,2018年就达到41.2%,大陆(含香港)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台湾的农渔产品、机械、纺织等产业,很多都指着大陆市场呢。就说石斑鱼,大陆占其出口值的七成以上。 要是ECFA中止,台湾这些产业可就真顶不住了。 台湾企业也早就盯上了大陆市场。像青岛福基纺织有限公司,1963年在台湾创立,后来到大陆发展,在青岛设厂,产品涵盖汽车布、办公家具布等,主要市场就在大陆。 还有南京南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2000年到南京设厂,从每年营业额不到1000万元做到 2022年超过2亿元,增长了20多倍,靠的就是大陆市场。 永进机床有限公司1994年就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参与了东风二汽汽车变速箱柔性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在大陆市场站稳了脚跟。 大陆也一直在给台湾提供支持,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里,继续实施ECFA协定税率,给台湾企业吃了颗定心丸。国台办还宣布,自2025年7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免收台湾“首来族”申办台胞证证件费,方便台湾同胞来大陆,这些措施都在帮台湾缓解关税带来的压力。 可民进党当局的表现却让人失望。对美关税谈判全程“黑箱”,隐瞒叠加税率,让岛内产业界和民众蒙在鼓里。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不满率高达55%,满意度创下新低,面对关税冲击,台行政机构编列的930亿元新台币支援预算,被质疑根本不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台湾经济被美国关税压得喘不过气,又离不开大陆市场的支持。台湾企业为了生存,纷纷到大陆设厂,大陆也一直在提供帮助。 可民进党当局要是还不认清形势,继续“倚美谋独”,台湾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就像岛内舆论说的,只有坚决反对“台独”、谋求两岸和平,台湾发展空间才会更广阔,民众切身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台湾🐸有点高估自己的实力了[吃瓜]
【1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