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三个要求,中国都满足了!中国有改善中印关系的诚意,现在就看印度接下来会有什么实际动作了! 8月19日,根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媒称,在为期两天的印度访问中,中国已经向印度外长苏杰生作出了三个承诺,中国已开始回应印度三方面的请求。 中印高层会晤的最新焦点,已经从抽象的地缘政治表态,转向了一份极为具体的实体清单。这份清单上只有三样东西:稀土、化肥和隧道盾构机。 化肥问题首当其冲,它直接关系到印度的农业命脉和社会稳定。印度高达八成的特种化肥需要从中国进口,这几乎决定了其粮食生产的根基。任何供应上的波动,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社会后果。 恰在此时,美国正极力要求印度开放其庞大的农业市场,这可把印度半数从事农业的人给愁坏了,莫迪政府感到压力山大。好在中国承诺解决化肥出口问题,这可算是给印度吃了颗定心丸。 如果说化肥是印度的“饭碗”,那么隧道盾构机就是“印度制造”蓝图的基石。 莫迪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但高铁、地铁等大型项目所需的隧道掘进机,印度自身并无相关技术。 中国承诺保障盾构机的供应,这不是明摆着支持印度的发展。再看看美国,特朗普之前还嘲笑印度经济“快死掉”,还让苹果他们把工厂迁回去,美国顾问还威胁切断对印度的高端技术转让,这对比可太明显了。 最后是稀土,这张通往未来产业赛道的关键入场券。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印度的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此前因中国的出口限制,印度相关企业已经焦急等待了数月。 今年6月印度进口的稀土磁铁同比1月下降了58%,这新兴产业都快喘不过气来了。中国这时候承诺加大出口,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印度抢占未来产业高地可就靠这个了。 中国外长王毅在会谈中还把中印定位为“总人口超28亿的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强调要展现大国担当。 这和美国那些议员的言论完全不一样,美国议员鲁比奥还想挑拨中印关系,可中国在对欧美稀土出口还管制的情况下,优先满足印度需求,这诚意满满啊。 面对中方的诚意,印度也做出了明确回应。外长苏杰生公开表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打破了印度长期以来的模糊策略。 同时,印度总理莫迪亲自出面会见王毅,给予了高规格接待。双方还同意尽早恢复直航航班,并为人员往来提供签证便利。 这中印关系的缓和,根本上是双方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务实选择。美国的极限施压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但真正让两国走近的,是在粮食安全、基础建设和未来产业上高度互补的现实需求。
印度方面想多了,一次外长见面就想拿到这么多!8月18日,印度媒体报道称,中印外
【10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