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发文嘲讽泽连斯基:   8月,一张没公开过

栗頿聊 2025-08-20 16:12:04

8月1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发文嘲讽泽连斯基:   8月,一张没公开过的地图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别看它没正式露过面,却成了白宫里施压的工具,也成了莫斯科那边攻击对手的利器。   泽连斯基18日赴美,带着欧洲几大国家的领导人、北约和欧盟代表一起站在白宫门前,本想借这阵仗展示“西方一致”的姿态,却被特勤局冷冰冰地拦在门外,只他一人得以入内。   这一细节迅速成为新闻焦点:欧洲人没能一起进屋,象征着他们对美国的不信任和对特朗普“独断专行”的担忧。   更直接的恐惧,是这位美国前总统可能重演他半年前的老把戏——以乌克兰的资源为筹码,换取暂时的援助,甚至私下与普京达成交易,牺牲欧洲的安全利益。   而特朗普在会谈中拿出的那张地图,成为整个事件的关键道具。红色区域标注着乌克兰失去的土地,与他几周前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的“领土交换”言论形成了呼应。   这不是单纯的信息展示,而是一种态度的宣示:战场决定谈判,失地无需遮掩,强者有权重新划界。   转过天来,8月1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写了篇文章,拿这张地图说事儿,把它当成了嘲讽泽连斯基的武器。   她不光承认有这张地图,还说上面连“欧盟那些可怜虫”都影射了,意思是特朗普要威慑的不只是乌克兰。   扎哈罗娃专门揪着泽连斯基不放,翻出他2014年的话,那时候泽连斯基说自己“德不配位”“缺智慧”,不想从政。   毕竟现实摆在眼前:美国早就从“帮助乌克兰胜利”转成“避免乌克兰崩溃”;欧洲虽口头支持,但军援疲软、各怀鬼胎。意大利和克罗地亚不愿派兵,英国军费吃紧,法德纠结于内部矛盾。   这给了莫斯科足够的宣传空间,也让那张地图的意义变得更沉重——不仅是疆域的描绘,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共识:局势已定,再挣扎也不过是形式。   泽连斯基坚持“不割地”,普京则死咬住“主权不可谈”,两人的底线早就在地图上对撞得寸步不让。   而地图背后的现实,是乌军夏季攻势收效甚微,是俄军在朝鲜和伊朗的援助下维持住防线的消耗战状态,是双方都等着对方先眨眼的漫长对峙。   就这么一张真假难辨的地图,成了美国耍强权的板子,俄罗斯舆论战的子弹,更是战场现实的判决书。乌克兰的命运,好像就被人用红笔在这张纸上画来画去。   泽连斯基走出白宫,被等在外面的欧洲领导人围住,脸上表情看不透,他们面对的,可能是早就被定下来的格局,想改也难了。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