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能轻易击败突厥,而汉朝不能轻易击败匈奴? 从内部条件来看,经济基础与军事力量的差异十分关键。 汉朝建立于秦末大乱以及楚汉战争之后,经济近乎崩溃。《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初皇帝连毛色相同的四匹马都凑不齐,将相出行甚至只能乘坐牛车,百姓更是贫困,物资极度匮乏。 这种情况下,军队建设也大受影响,尤其是骑兵。骑兵需要大量优良战马,可汉初根本无力建立大规模马场,致使军队以步兵为主。楚汉战争与白登之战,汉军都因骑兵劣势吃了大亏。 反观唐朝,虽也是在战乱后建国,但得益于隋朝留下的家底。 隋文帝开创“开皇之治”,积累了雄厚财富,即便隋炀帝一系列操作消耗了部分国力,可到李世民即位时,隋朝粮仓仍有存粮。靠着隋朝完备的马场和优良种马,唐朝骑兵迅速发展,重金实行十二军制,打造出一支高效快速的部队。 而且,唐朝名将如云,李世民自身军事才能卓越,身边还有李靖、苏定方等名将辅佐。汉朝初期,有经验的将领大多被刘邦诛杀,导致人才匮乏,刘邦亲征匈奴还遭遇“白登之围”。 此外,唐朝生产力比汉朝更为发达,恢复速度也更快,这些都为唐朝击败突厥提供了有力支撑。 外部环境方面,对手的状况以及国际关系有着天壤之别。 汉朝时期,匈奴是一个统一且强大的整体,大单于号令统一,势力处于巅峰状态。在广袤草原上,若不能一举歼灭其主力,就极易陷入持久战,这对汉朝的经济与物资储备是巨大考验,所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选择休养生息,未贸然开战。 而唐朝面对的突厥,已然分裂为西突厥和东突厥,且被隋朝重创,实力大打折扣。唐朝主要对手东突厥,内部矛盾重重,又遭遇天灾,牛羊马匹死伤无数,民众怨言四起。 与此同时,突利可汗和薛延陀反叛,大败突厥军队,东突厥更是雪上加霜。不仅如此,唐朝积极开展“间谍战”,在突厥内部渗透,拉拢东突厥统治下的部落以及西突厥,孤立东突厥。 此消彼长之下,唐朝攻打东突厥时,周边部落群起响应,东突厥自然难以抵挡唐军十万轻骑的冒雪出击。 战略决策与执行的不同,同样影响着战局走向。汉朝初期,面对匈奴强大压力,采取“和亲”等妥协策略,目的是赢得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经过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积累,到汉武帝时,国家财富充实、人口增多,才开启大规模北伐。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主动出击,虽历经艰辛,但最终给予匈奴沉重打击。 唐朝建立后,初期因国力等因素,对突厥也有过妥协,如李渊向突厥称臣,李世民遭遇“渭水之盟”。不过,李世民从即位起就着手准备灭突厥,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增强国力,军事上积极练兵备战,迅速提升军队战斗力。 贞观三年,抓住突厥内部混乱、实力削弱的时机,果断兵分六路出击,短短时间内就取得决定性胜利,灭亡东突厥。 唐朝能轻易击败突厥,而汉朝难以轻易击败匈奴,是内部经济军事基础、外部对手状况以及战略决策执行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唐朝为什么能轻易击败突厥,而汉朝不能轻易击败匈奴? 从内部条件来看,经济基础
萧兹探秘说
2025-08-21 14:19: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