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个什么样的作家?评论家雷达撰文评价莫言的创作,他认为,从总体上看,莫言是

超越自我展风采 2025-08-31 12:24:44

莫言是个什么样的作家?评论家雷达撰文评价莫言的创作,他认为,从总体上看, 莫言是一位具有主体性、创新性、民间性、叛逆性的作家。主体性、 创新性表现在他的作品布满奇思狂想。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据说得之于“一个梦境”。《红高粱家族》是莫言最具代表性和象 征意义的作品,他把历史主观化、心灵化、意象化了,用文字描述 了一个视、听、触、嗅、味打通了的生气四溢的世界,使阅读者产 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体验。莫言还是一个骨子里浸透了农民精 神和道德的作家,《生死疲劳》就是一部中国农民回归土地的深刻 反思之作。 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在其创作生涯中,不断进行着各种探索与尝试,尤其是在小说结构方面,经历了诸多变化与发展。从早期的《红高粱》开始,一直到后来的《生死疲劳》,莫言在小说结构上的摸索之路充满了曲折与新奇,这一过程也深刻反映了他在创作理念上的不断演变。 《红高粱家族》这部作品,其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完整长篇小说,而是由五个中篇连缀而成,这种特殊的创作方式决定了它在结构上存在着天然的缺陷。然而,这部小说却有着独特的叙事角度,采用了“我爷爷我奶奶”这样的表述,让“我”作为一个自由叙事人贯穿其中。这种叙事方式给小说的叙述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故事能够以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方式展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跟随“我”的视角,一同走进那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高密东北乡。 《天堂蒜薹之歌》在结构上的试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小说采用了二重奏的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学习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不同的情节和场景进行巧妙的拼接和组合,使得故事更加富有节奏感和层次感。同时,它还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技巧,让作品在现实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份奇幻的色彩。民间艺人张扣的歌声穿插其中,与小说中各个人物的命运悲剧一一对应,这种独特的安排不仅增添了作品的真实感,还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民间话语、知识分子话语和政治话语三者之间的对立和对话,通过蒜墓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整部小说的结构形式。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复杂而又真实的社会场景中,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各种力量之间的碰撞和交融。 《十三步》则是一部完全出乎读者阅读期待的作品,它属于“反结构”的创作。小说抛弃了时空顺序和因果关系等与小说结构有关的因素的束缚,主要的故事情节如方富贵猝死教室、李玉蝉与王副市长的关系等,看起来毫无意义,其他故事情节则不断地旁逸斜出,并最终成为小说的主体。这种凌乱、无序的结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阅读节奏和思维方式。然而,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结构,让读者看到了莫言在创作上的大胆和创新。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引发读者对于小说结构和叙事方式的深入思考。 《食草家族》是由中篇组合而成的长篇小说,其中《复仇记》和《马驹横穿沼泽》早在1988年就发表了。由于这种特殊的创作方式,这部小说在结构上显得凌乱、分散。各个中篇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故事的发展也缺乏一定的连贯性。然而,这种凌乱的结构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它或许正是莫言想要表达的一种混沌、复杂的世界观。在这个世界里,各种事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没有明确的秩序和规律。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时,需要自己去梳理和整合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从而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酒国》则是在以上几部小说的实验基础上,经过作者不断的思考而写就的一部小说。它在小说结构上已经相对成熟,是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也是莫言在西化之路上的又一次探索。丁钩儿的办案过程、李一斗和莫言的通信、李一斗的几篇作品构成了小说的主体结构。通过这些不同的叙事线索,作者清楚地展示了酒国由内到外的现实状况,极具讽喻意味。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反思。这种复杂的结构方式不仅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在1995年发表的《丰乳肥臀》引起了巨大的争论。这部作品中有关于“性”的那部分描写以及“丰乳肥臀”一词的含义,成为了评论界和读者关注的焦点。评论界的批评声音给莫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这一次的小说实验却取得了一定成绩。与之前几部小说的复杂结构相比,《丰乳肥臀》采用了简单的叙事顺序。它通过讲述高密东北乡一个家族百年来的盛衰荣辱,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受尽苦难却坚韧不屈的母亲形象。旁逸斜出的关于她的九个子女的故事进一步丰满了小说的结构。

0 阅读:16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

超越自我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