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只有猪食,你吃吧。”一个乞丐对着盆子里的猪食狼吞虎咽。突然,他的兜里掉出张纸,村民拾起来一看,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何家庆1949年出生在安徽安庆市,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拉板车养活一家子,母亲早逝,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从小就帮父亲干活,手上磨出老茧,脚底踩着泥路,早早知道劳作不容易。国家助学金让他有机会上学,在课堂上他认真记笔记,下课后到田里看野草长势,对植物慢慢感兴趣起来。高中毕业后,他先下乡再回城,1976年被推荐到安徽大学学中药材,因为成绩好留校当实验员,还兼职教植物分类,每个月工资18.65元。 他每天省吃俭用,只花8元,攒钱准备考察大别山植物资源。父亲尽管手指断过,还从事故赔偿里挤出4000元给他凑齐8000元。那个时候他穿着一件父亲买的中山装和绿解放鞋,看起来有点怪,但就是这份坚持,让他一步步走上研究植物的路。何家庆知道饥饿的滋味,所以想用本地资源帮大家脱贫。他在大学实验室整理标本,分类时仔细标注数据,避免出错。 这段经历让他明白,科学知识得落地才能帮到人。他后来强调,科技是生产力,但得通过教学生和农民才行得通。得知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慢,他就写申请去支援,带上两万多积蓄、旧中山装、学校介绍信、地图和贫困县名单,给妻女留信就出发了。这趟路让他从教授变成流浪汉,但也让他推广魔芋技术,帮很多人致富。 1984年3月20日,何家庆开始自费考察大别山植物资源,用了225天时间,步行12684公里,途经鄂豫皖三省19个县,爬了357座千米以上山峰,采集3117种植物标本,近万份样本。他背着行囊,里面装笔记本和小刀,路上遇到雨水淋湿衣服,继续往前走。途中他用小刀切开植物茎秆,记录土壤类型和生长环境,报告后来成为中央山区星火计划的参考依据。 这次考察让他第一次全面了解山区植物潜力,尤其是魔芋这种作物,适合山地湿润土壤,产量高,一亩能顶十亩粮,帮农民盖房都没问题。他回来后整理资料,手翻页时纸张沙沙响,坚持把这些知识传给学生。在安徽大学,他继续教植物学,演示实验时操作仪器,告诉大家科技得通过教育实现。1990年到1992年,他去安徽绩溪县挂职科技副县长,每天早起下乡,脚踩田埂查作物,弯腰拔杂草分析土壤。 三年里,他调查当地所有植物,指导农民选经济作物,自掏1000元引进魔芋试种,第一年500亩产量2000到7000公斤一亩,收入超400万,帮助当地人改善生活。他的作风让百姓叫他焦裕禄式县长。离开后,他回学校,心系西部贫困,决定1998年自费去大西南扶贫,带上27720元积蓄、一封介绍信和贫困县名单报纸。这趟305天旅程,让他跨越8省区,行程31600公里,为108个县讲魔芋技术,经历各种难关但不后悔。 何家庆在绩溪挂职时第一次接触魔芋,看到它低技术要求、高产量,觉得这是脱贫好办法。他指导农民挖坑施肥,调整株距,村民围着学他的方法。三年挂职,他花697天在贫困乡镇,骑自行车走800公里,采集1536份植物标本。回校后,他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得传给学生才算数。他得知西南贫困县名单,就攒钱准备去帮手。 1998年49岁时,他出发,目标是教农民种魔芋致富。路上他出示介绍信,有些领导欢迎,请他上课,让他觉得值。有些领导冷淡,说这里穷几十年,你来也没用,让他走人。他不气馁,深入农村示范种植。有些村子忽略他,有些甚至叫他疯子,赶他出去。他没住处,好时睡破庙猪圈,差时玉米地。一次遇劫匪,抢走4000元,他两次被抢,从此像乞丐,乞讨维持,顺便讲魔芋。途中他遇自然险,像在雷公山和广西北部被毒蛇咬,腿肿20多天,用草药自医。 在贵州东北部遇山洪,车被冲走,他及时逃出。人为难关也多,在湖北被迫挖矿一天,手出血才放走。在云南被收容站关押打骂,因为看起来邋遢。这些经历让他身体虚弱,但坚持推广技术,讲课260多次,培训两万多农民,扩大魔芋种植20多万亩。他收集中国27种魔芋中的17种,证明中国是世界魔芋起源地。 何家庆钱用光后乞讨两个月,睡猪圈,吃猪食糊和发霉虫子饼干维持。那天他饿得不行,到一户农家讨吃的。农民端猪食盆,说只有这个。他顾不上,端起就吃。这时兜里掉出介绍信纸,农民捡起看,是学校派来的专家帮脱贫的。他赶紧拉何家庆进屋,杀鸡做饭。 在这家人介绍下,当地村民拉他看田地,求教魔芋种植。他示范土壤深浅、选种施肥防病,村民记笔记问问题,直到深夜。这件事让他在本地推广顺利,农民热情高。他继续走遍8省426村,推动魔芋种植,采集品种。国家奖励他10万元,他转手捐给贫困山区女孩上学。
不得不佩服广大的福尔摩斯们[捂脸哭]有人居然挖出了瑶瑶公公的照片。这张照片
【57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