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李世民身患重疾,奄奄一息之际,召来了孙思邈为他诊治。但孙思邈在把完

蕊蕊聊过去 2025-09-02 22:31:14

公元618年,李世民身患重疾,奄奄一息之际,召来了孙思邈为他诊治。但孙思邈在把完脉后竟然说:“冠袍给我,妻妾给我,李唐天下给我”。 隋末乱世,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李渊在太原起兵,617年进军关中,次年五月隋恭帝禅位,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这时候,唐朝根基还不稳,西北有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占据陕西甘肃一带,威胁关中安全。李渊就派次子李世民带兵去征讨,确保后方稳定。 李世民领两万军队,从长安出发,赶往天水。西北夏天热得要命,军队行军辛苦,李世民作为主帅,事事亲力亲为,结果途中染上疟疾,高烧头痛,四肢无力,只能停下来休息。疟疾那时候是常见病,通过蚊子传播,医疗条件差,很多人都扛不过去。李世民让副将刘文静先围住天水,等他好点再打。刘文静不听话,急着抢功,擅自进攻,中了薛举埋伏,唐军死伤大半,刘文静自己也阵亡。 这个败仗让李世民气得不行,病情更重了。随军医生试了各种办法,没用。李渊知道后,派宫里医生去,也治不好。军营里人心浮动,大家都担心主将出事影响大局。这时候,年过花甲的孙思邈被请来,他是当时有名的医家,精通药理和针灸。 孙思邈到军营,给李世民诊脉,觉得病能治,但提了条件。李世民问是什么,孙思邈说要他的冠袍妻妾和李唐天下。李世民一听火冒三丈,一口黑血吐出来。周围人慌了,以为要出大事。孙思邈不慌,从药箱拿银针,给李世民扎针止血。原来这是他的法子,故意激怒李世民,逼出体内瘀血,缓解疟疾症状。 经过几天调理,李世民高烧退了,身体好转,能起来活动。天水仗没打赢,唐军先撤,但李世民捡回一条命,知道孙思邈医术高明。回长安后,李世民亲自去孙思邈家道谢,说如果李家坐稳天下,一定重用他。十一月,李渊正式建唐,封李世民为秦王。 三年后,621年,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唐军后来平了薛举儿子薛仁杲,统一西北。唐太宗在位时,唐朝国力强盛,疆域扩大,贞观之治家喻户晓。他重视医学,让民间医生进宫任职。626年,唐太宗请孙思邈入京做官,孙思邈说自己年纪大,婉拒了。唐太宗敬重他,赐封药王称号。 孙思邈一生行医济世,写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总结唐前医学经验,对后世影响大。他提倡大医精诚,不管穷富都一视同仁,这精神到现在还值得学。唐朝时候,医学发展快,孙思邈就是代表人物,他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了佳话。   这个事发生在唐朝开国时期,那时候国家刚稳,边境不宁,李世民作为开国功臣,身体健康关乎大局。孙思邈用这种奇招治病,其实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注重调和气血,不是简单吃药。历史上,孙思邈确实治过唐太宗家的人,比如长孙皇后悬丝诊脉的事,也有名。但这个疟疾故事更多见于民间传说,强调医者智慧。 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医道和仁道相通,孙思邈不求官位,只求济世,这跟我们党强调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相合。唐朝贞观盛世,靠的就是像李世民这样知人善任,重视人才。孙思邈拒绝做官,专心医学研究,这份淡泊名利的心态,现在看也很接地气。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