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没在意。哪料,此时草丛里发出沙沙声,还伸出一只手来。大娘一个激灵,她壮胆拔开草丛,却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红军战士。 梁从学出生于安徽六安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面临生活的艰辛。他九岁开始为地主放牛,经历了旧社会的压迫,这让他早早认识到社会的不公。1929年,他加入农民协会,同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他进入红25军,从普通战士逐步升任排长、连长。 在鄂豫皖苏区的多次反围剿战斗中,他表现出色,参与了苏家埠战役、攻打正阳关等行动。1936年,他担任红28军245团团长,在大别山区开展游击战。当时,国民党军队调集重兵围剿红军,梁从学率部转移到湖北黄冈地区。部队在马曹庙附近遭遇敌军伏击,敌方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梁从学指挥部队边打边撤,为掩护主力,他选择断后,与几名战士阻击追兵。 战斗中,梁从学胸口中弹,子弹从前胸穿入后背穿出,导致大量失血。卫生员用纱布简单包扎,但伤势严重,部队无法在战场上抢救。战士们以为他已牺牲,只得用树枝和枯叶浅埋他的身体,匆忙撤离。 梁从学实际上还有微弱呼吸,但伤口暴露在炎热环境中,很快感染化脓,吸引了昆虫聚集。他的生命处于极度危险中,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红军部队缺乏药品和设备,只能依赖地形和战术生存。国民党军队在周边搜捕,增加了救援的难度。梁从学在浅埋状态下坚持了数小时,伤口开始腐烂,这反映出那个时代游击战的残酷性。 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时,发现草丛上方苍蝇盘旋,她最初未在意,继续前行。后来听到沙沙声,一只手从草丛伸出,她警觉后壮胆拨开草丛,看到一名浑身是血的红军战士。这名战士正是梁从学,他的军装上有红军标志,伤口已严重感染。老大娘检查他的鼻息,发现还有呼吸,便决定救助。她找来可靠乡亲,将他抬回自家小屋。 老大娘先烧开水消毒毛巾,用草木灰撒在伤口止血和消毒。然后,她用烧红的针挑出蛆虫,避免进一步感染。伤口腐烂部分需要清除,她用剪刀剪掉烂肉,这个过程反复进行多次。之后,她用干丝瓜络浸泡草药,塞入伤口深处清理残余腐肉。这种民间方法基于当地经验,帮助控制了感染。 老大娘每日用热水清洗伤口,敷上捣碎的草药。她省吃俭用,将有限粮食留给梁从学,自己食用野菜。国民党军队不时搜查村庄,她将梁从学藏在内室,巧妙应对盘问,确保安全。梁从学的伤势逐步好转,高烧退去,伤口结痂。 经过两个月调养,他能下床活动。老大娘无儿无女,独自生活,这种救助体现了民众对红军的支持。梁从学恢复后,返回部队,继续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后来担任新四军第4旅旅长,参与淮南路西抗日根据地保卫战,指挥部队击溃日军进攻。 在抗日战争中,梁从学率部巩固铁路防线,多次粉碎日军攻击。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重组部队,坚持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部队解放大桥,歼灭国民党军近千人。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一生负伤13次,却始终坚持革命。梁从学多次返回探望老大娘,提供帮助,如耕田和陪伴,回报她的救命之恩。这种关系体现了军民鱼水情谊,在那个时代成为激励民众的典范。
1936年,一位老大娘上山采野果。突然发现一大群苍蝇,在草丛上“嗡嗡嗡”盘旋,她
孙玉俊说
2025-09-05 21:59: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