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美国拿捏中国不容易,但是拿捏印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可现在看来,我们既

周律鸣法 2025-09-10 11:45:07

本来以为,美国拿捏中国不容易,但是拿捏印度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可现在看来,我们既小看了印度,也高看了美国。   最近国际局势有一件事特别有意思,美国对中国和印度摆出了两副完全不同的面孔。   明明中国和印度都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美国却只对印度加征高达50%的关税,对中国反而没有这样下手。美国副总统万斯的说辞是,对中国动手可能会推高全球能源价格,所以得留点余地。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借口,美国其实不敢和中国彻底撕破脸,因为中美经济绑得太紧,真要硬来美国自己也得流血。而对印度,美国就觉得可以随意敲打,毕竟成本低得多。   这件事看起来是美国在玩双标,背后却藏着美国这么多年来的战略焦虑。   美国从最早新中国成立时就看我们不顺眼,总想尽办法围堵打压,从军事威胁、技术封锁到贸易战,几乎能用上的招数全用了。   最近几年美国发现这些手段对中国效果不大,就开始换思路,琢磨着在亚洲“复制”一个中国,培养印度和越南来替代我们。   美国人想着印度人口多、市场大,又和中国有点历史恩怨,容易拉拢,正好用来牵制中国。   美国以为靠印太战略、四方机制就能把印度哄住,让印度甘心做反华急先锋。可印度这些年虽然跟美国走近,却从没放弃战略自主。   印度一边和美国军事合作,一边还大量买俄罗斯石油和武器,完全不理美国的制裁警告。美国对此火冒三丈,又加关税又放狠话,甚至说出“哪怕印度经济崩溃也无所谓”这种话。   结果印度不但没屈服,反而更强硬地回应说和俄罗斯的关系是“稳定且经过时间考验”的,不该由第三方指手画脚。   莫迪政府还趁机推动“印度制造”,呼吁民众买国货,明显是要减少对外依赖。   美国这下可尴尬了。本来想轻松拿捏印度,反而被印度借力打力,把“去中国化”话题变成自己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印度一边和美国周旋,一边也没把路走死,还留出空间和中国改善关系。   今年8月王毅外长访印时,莫迪亲自接见,双方谈得不错,就边境问题、恢复贸易都达成了共识,印度还明确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种灵活外交,让美国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的算盘几乎落空。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美国最大的误判就是总以为别的国家没有选择,只能按它的意思来。它低估了印度的千年文明底蕴所带来的战略智慧,也高估了自己手里的筹码。   印度可不是随便就能忽悠的,它深知如果死心塌跟着美国反华,万一闹翻了,烂摊子还得自己收拾。   所以印度选择在美中之间左右逢源,既不当马前卒,也不完全倒向哪一边,一切以自身利益为准。   而中国呢,面对美国这么多年的打压,不但没垮,反而越战越强。贸易战打了六年,我们的制造业更健壮了,高科技领域突破不断,还成了全球14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中国为什么这么难被压制?因为我们有全世界最完善的产业链,有超强的基建能力,有高效的政策执行力,这些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能轻易复制的。   美国以为扶持印度、越南就能取代中国,结果发现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跟不上,政策效率低,成本优势也在减弱,到头来最多只能承接一点低端产能,根本动摇不了中国在世界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一向主张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这恰恰和美国的强权政治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不光印度选择自主外交,许多东盟国家、全球南方国家也都坚持中立,不愿在中美间选边站。这才是世界的主流意愿。   美国最大的失误,就是以为所有国家都能用枪炮和美元搞定,却忽略了尊重与公平才是国际交往的根基。   中国的发展是挡不住的,印度的崛起也不会按美国的剧本来。未来世界的格局,必定是国与国之间更加平等、更多元、更自主的。   中国会继续走自己的路,敞开大门搞合作,广交朋友不树敌。   正如印度网友所说,“虚伪的双重标准才是美国的底色”,而中国,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这个时代的信任与合作。             参考资料:美国区别对待中印,实力差距,还是算计优先?——搜狐网

0 阅读:222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