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特朗普在联合国“痛批”欧盟和北约购买俄罗斯石油,支持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战争。 在联合国开会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发表讲话时指责北约和欧盟国家,是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来资助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 特朗普指出,北约国家正在为针对自己的战争提供资金,因为,他们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他说: “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北约国家没有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资源。我真的不喜欢它。事实上,他们正在资助一场针对自己的战争。” 特朗普表示,如果普京不同意和平协议,美国准备对俄罗斯征收高额关税。不过,他强调欧洲必须加入这些职责。他明确表示,“你们(意指欧盟国家 )离俄罗斯更近了。而我们(距离俄罗斯)之间有一片海洋,但你就在这里。你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同时又与俄罗斯作战。这非常尴尬。当我发现这件事时,我觉得这很尴尬。所以,这些国家需要拒绝购买,即使是在俄罗斯,否则会失去更多的生命。我将在这里与欧洲国家硬刚。” 特朗普说的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尽管欧盟多次宣称要减少对俄能源依赖,但实际执行中面临巨大挑战。2025年数据显示,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通过中间商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印度甚至在2025年成为俄罗斯原油最大买家(占其出口量47%)。这种市场转向部分弥补了欧洲市场的损失,但运输成本和价格折扣导致利润大幅下降。 其实,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能源产品的依赖性一直存在,欧洲要彻底切断俄能源产品对欧洲的销售通道也并非易事,其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的能源产品比其他国家的能源产品更便宜,这使得一些“影子船队”和“转口贸易”得以持续运营,只要是有丰厚的利润,生活通道就很难完全被切断。 而现在,美国正在通过政治施压和以制裁俄罗斯为借口,影响欧洲决策,特朗普公开呼吁欧洲停止购买俄油,并将此与对俄施压挂钩。然而,欧盟国家面临能源转型的巨大经济成本,如德国汽车产业因能源价格上涨遭受结构性危机,普通民众承担高昂取暖和电费成本,迫使其政策妥协。美国这么做当然有自己的目的,若欧洲完全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美国便可以把更多的能源产品卖给欧洲国家,而且还能以欧洲对美更强的能源依赖性来牵制欧洲,比如征收关税等。 欧洲若要寻找替代产品,其成本很高。完全切断俄油供应需投入数十亿欧元建设新管道和炼油设施,而通过中间商采购俄油成本更低。例如,印度通过炼油厂加工俄油后出口西欧,形成“灰色市场”循环。这种模式降低了短期转型压力,当然,这也暴露了欧盟在能源安全上的被动地位。 近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23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欧洲出台了第19轮制裁措施,加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并将制裁范围扩大至第三国的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欧盟还重申,到2027年将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 欧洲的新制裁措施是很强硬,一是要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二是要将制裁范围扩大至第三国的炼油厂和石油贸易商;三是要求到2027年将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 但是,这三条,怕是要完全做到,一条也难以真正落实,欧盟对俄罗斯此前已经制裁了三年,制裁了18次了,但却没有能让俄罗斯能源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害,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欧盟成员国或者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仍在通过各种途径向俄罗斯购买能源产品,因为从别处购买,其替代成本太高,而欧洲企业面临困境,承受不了能源高成本,所以,要完全切断向俄罗斯进口能源产品的通道,是非常困难的。特朗普的目的很明确,只要欧洲完全停止向俄罗斯购买能源产品,多向美国购买,那么,俄罗斯经济就会遭受沉重打击,打仗就缺乏资金,因而,乌克兰就能在美欧的支持下打胜仗,并有望收回失去的领土。特朗普的新想法不错,但实际行动中,欧洲能否做到,这很难说。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等部分赞同特朗普的要求,比如欧洲完全停止向俄罗斯购买能源产品,但是,特朗普要求欧盟对向俄购买石油的中印等征收100%的关税,欧洲却不接受,欧洲现在没有胆量与中印打“关税战”。 当然,这一次特朗普与冯德莱恩等对俄罗斯来势汹汹,俄罗斯可能会遭受沉重的打击,但美欧的新制裁措施能否改变俄乌战场的基本格局,这很难说,普京一定会有应对措施,不达到其特别军事行动的基本目的,他是不会放手的。
【热点评述】特朗普在联合国“痛批”欧盟和北约购买俄罗斯石油,支持俄罗斯针对乌克兰
文城观点
2025-09-24 10:07: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