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挺胸为什么适得其反 每次聊到体态,很多人都觉得:我只要保持抬头挺胸,就是完美体态。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作为教练,我必须泼你一盆冷水:刻意“抬头挺胸”根本打造不了完美体态,反而可能让你越来越僵硬、越练越累。
这篇文章就是要告诉你:
为什么“抬头挺胸”会适得其反?
如何真正改善身体状态?(含动作跟练)
01【“抬头挺胸”,为什么适得其反】
很多人眼中的“好体态”是:挺胸、抬头、肩膀打开、肚子收紧。
看似改善了不良姿势,其实只是用力强行把身体定住,并没有解决深层的结构或功能问题,结果往往是:脖子更酸、肩膀更僵、呼吸更浅。因为这个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会同时压缩颈椎、胸椎和腰椎,卡死关节活动度,减少动作选择。就像把人包成木乃伊,看似“整齐”,实则毫无弹性。
事实上,姿势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它会随环境和动作不断调整。
The best posture is the next posture.
最好的姿势,是下一个姿势。
02【姿势,是一种策略】
你以为的“体态问题”,很可能是身体在努力保护你。
姿势是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综合判断后采取的策略,而不是单纯的哪块肌肉紧张、哪块肌肉弱。这是一种策略,不是缺陷。所以,当你试图用“意志力”去改变姿势或体态(比如刻意挺胸、夹肩、收腹),其实你是在对抗大脑原本的自动调节,就像一边踩油门、一边拉手刹。结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制造新的代偿与紧张。
03【放下“模板”,动起来】
姿势不是你“控制住”的东西,而是你“进入”的状态。功能优先于形态,舒适高效比看起来标准更重要。能舒适地完成你想做的动作,比追求所谓的“标准姿势”更有意义。
从今天起,不要刻意“抬头挺胸”,先从日常行为改变:
——不要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限制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
——保证足够饮水
——焦虑时尝试冥想或练习呼吸
04【两个呼吸练习,帮你找回动态平衡】
——仰卧胸腔扩张呼吸
目的:打开胸腔前侧空间
步骤 :
· 仰卧,背部放松,脖子下方垫小毛巾卷,支撑颈部
· 双脚放在椅子上,大腿与躯干90度,小腿与大腿90度
· 放两块瑜伽砖在耳朵两侧,双手呈"投降"姿势,掌心朝上,小臂靠在瑜伽砖上
· 先张嘴慢速吐气,感受腹部两侧微微收紧
· 再闭上嘴,舌头轻轻贴住上颚,用鼻子安静慢速吸气,同时注意脖子不能发力
——坐姿手肘撑桌子呼吸
目的:打开胸廓后侧空间
步骤:
· 准备一个轻型弹力带,坐在桌边,将弹力带套在手腕上,掌心相对,手肘撑住桌面
· 小臂微微撑开弹力带,保持轻微张力即可,不要过度对抗
· 目视前方,不要刻意含胸或挺胸,保持躯干放松
· 先张嘴慢速吐气,感受腹部两侧微微收紧
· 再闭上嘴,舌头轻轻贴住上颚,用鼻子安静慢速吸气,同时注意脖子不能发力
注意:练习以上两个动作,不用使劲呼吸,要放松。一开始可能呼吸比较浅,这是正常的。保持训练,慢慢呼吸时间就会自然拉长。
(动作 credit to Conor Harris, Zac Cupples)
——进阶整合
如果你是力量训练爱好者,那么呼吸训练对你来说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把这种新的姿势感和呼吸模式,带入到有控制的、合适负荷的动态动作中,让大脑在移动、承重的过程中都能保持新的模式。
目标是让你的神经系统学会:“我不仅能在放松时维持这个姿势,还能在移动和发力时稳定地用它。”
改善姿势不是把自己绑成“标准模板”,而是让身体拥有更多动作选择、更好的适应性、更稳定的功能。姿势是动出来的,不是硬凹出来的。从一次放松呼吸开始,找回你的自由。(cr.董懂动)健闻登顶计划 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