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驻日大使竟然曾公开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不向西方低头,就要通过制裁中国的粮食和能源,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伊曼纽尔这话,明显是对着十年前的老黄历拍脑袋说的,怕是压根没翻过中国近年的粮食账本和能源布局图,不然绝不会闹这种把饲料粮当口粮算的笑话。 先不说别的,中国守着 18 亿亩耕地红线可不是摆样子,这红线撑着粮食产量连续 19 年丰收,2024 年更是直接突破 1.4 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国际安全警戒线还高出 25%,全球每 5 斤谷物里就有 1 斤多产自中国,这体量哪是靠进口能撑起来的。 再说所谓的 “粮食依赖进口”,这位大使怕是没分清主粮和饲料粮的区别。2024 年中国确实进口了 1.5 亿多吨粮食,但其中绝大多数是大豆、高粱这类饲料粮,用来养猪、榨油,真正的口粮小麦、稻谷进口量少得可怜,前三个月甚至没从美国买过一斤小麦。 而且就算是进口的饲料粮,也早不是美国一家独大,2024 年大豆进口里巴西占了 71%,美国只占 21%,到 2025 年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运到中国的价格比巴西贵了近一倍,中国买家直接转向南美,单周从美国采购量骤降到 1800 吨,连零头都算不上。 更别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早说了,小麦、稻谷库存量能满足全国一年以上的口粮需求,36 个大中城市的成品粮储备都够吃 15 天以上,应急加工企业一天能加工 170 万吨粮食,够全国人吃两天,真要是被卡脖子,这些储备粮足够撑到新粮上市。 2004 年美国曾借着大豆价格波动搞过一次试探,当时四大粮商趁机介入,差点控制了中国的榨油企业,但中国很快就通过限制外资、建大型粮仓稳住了局面,现在外资在大豆压榨领域的占比只剩 15%。 有过这一次教训,谁还会给同样的机会?如今农业科技更是给粮食安全上了双保险,10 亿亩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3.2%,卫星遥感、智能装备全用上了,2025 年粮食单产预计能到 397 千克 / 亩,就算极端天气来袭,2023 年黄淮 “烂场雨”、2024 年 “暴力梅” 都没挡住丰收,这种底气可不是靠进口来的。 再看能源这块,伊曼纽尔盯着马六甲海峡的样子,像极了没见过陆上输油管道的老古董。中国确实有 70% 的石油靠海上运输,但进口来源早就不是单靠某条航道了。 2025 年前两个月,俄罗斯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进口量 1568 万吨,占了 19%,沙特排第二,美国只卖了 164 万吨,还同比降了 14%。 更关键的是中俄、中哈这些陆上油气管道早就在运行,原油可以直接从陆路运进来,根本不用绕道马六甲。就算海上通道真出问题,还有伊拉克、阿联酋、巴西这些供应国,前五位进口来源国里没有一个能单独卡脖子的。 更别提中国的能源结构早就在换赛道了,2025 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占到总装机的 57.3%,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合计装机量历史性超过了火电,达到 14.82 亿千瓦,光是太阳能就有 9.46 亿千瓦。 这些清洁能源发的电在全社会用电量里占了 22.5%,比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加起来还多,石油在能源消费里的占比正在逐年下降。美国就算能控制 16 条航道,难道还能拦住风发电、太阳发电? 说白了,伊曼纽尔的威胁就像用旧钥匙开新锁,根本对不上中国的现状。 粮食有自产、有储备、有多元进口渠道,能源有多元供应、有陆上通道、还有可再生能源兜底,哪一环都卡不死。这种连基本数据都没摸准就放狠话的操作,确实看不出智商有多高。
特别!报道!美国特朗普连夜宣布9月27日,美国官宣:只对特朗普进口品牌药
【24评论】【37点赞】
用户10xxx76
不买美国的农产品,他狗急跳墙了
用户10xxx58
瞧他自己那样子,黑眼圈,无精神气,离死不远了。
用户10xxx70
那就抢美国吃的,干到白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