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连长率部起义,凭乞讨走完长征,1952年被主席认出:你去哪了? 那个被主

谈古论今朝 2025-10-07 01:46:15

国军连长率部起义,凭乞讨走完长征,1952年被主席认出:你去哪了? 那个被主席一眼认出的男人,竟是昔日在井冈山并肩作战的红军营长,毕占云。 可谁又知道,这位传奇将领在长征途中竟因走散而沦落藏地,靠乞讨一口一口地走回组织。 说起来毕占云这起义,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1928年那时候,他虽是国军连长,看着有个“官衔”,实则日子比士兵还憋屈——上头军官天天克扣军饷,士兵们顿顿喝稀粥,还得跟着军阀打内战,根本不是他想的“保家卫国”。反观当时的红军,哪怕装备差、粮食少,却能做到官兵一致,当官的跟士兵一起扛枪、一起吃野菜,这景象深深戳中了毕占云。 没犹豫多久,他就带着全连几十号兄弟起义,直奔井冈山找红军。主席见了他特别重视,知道他懂带兵、会打仗,直接任命他当红军营长,跟着一起守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那回,毕占云带着手下扛着土枪、扔着梭镖,硬是把国民党军挡在山外,那股狠劲,主席后来还跟人提过好几回。 谁能想到,这么个能打仗的营长,会在长征路上遭大罪。1935年红军过草地前后,他奉命带一小队人断后,没成想遇到国民党军追兵,一场恶仗打下来,队伍被冲散,他自己腿上还被弹片擦了个大口子,鲜血把裤子都浸透了。等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抬头再看,早就没了大部队的影子。 那时候他已经到了藏区,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难题,藏民一开始见他穿着破烂军装,还带着伤,都躲着走。他不敢暴露自己的红军身份,怕被当地反动头人或是国军抓去,只能用手势比划着“要口饭吃”,偶尔能讨到点糌粑、喝上半碗酥油茶,实在没吃的,就挖路边的野菜,甚至啃树皮。 晚上更难熬,藏区夜里冷得能冻掉耳朵,他没地方住,只能找没人的山洞钻进去,裹着被炮弹炸得只剩半截的棉衣挨冻。有藏民见他可怜,偶尔会给块干肉,他都舍不得吃,揣在怀里,走不动的时候咬一小口扛着。 那时候有人劝过他(后来他跟战友回忆的),说“红军不知道去哪了,你不如找个地方安家,别遭这份罪了”,可毕占云没听。他心里就认一个理:我是红军的人,就算只剩一口气,也得找着组织。 就这么靠着乞讨、打听,朝着西北方向(他断定红军会往西北走)一点点挪,走了快两年,1936年才终于在甘肃找到红四方面军。那时候的他,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头发胡子长得连脸都遮不住,衣服破得露着胳膊腿,战友们一开始都没认出他,直到他说出“我是毕占云,找红军”,大家才抱着他哭。 后来毕占云又跟着部队南征北战,从抗日战争打到解放战争,没再跟组织分开过。1952年那次见面,主席老远看见他,愣了一下就喊出了名字,接着就问“你去哪了?”,这话里不光有惊讶,更有牵挂——当年听说他在长征中失联,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没成想他竟靠乞讨找回了队伍。 说真的,毕占云这人,最难得的不是起义选对了路,而是哪怕落得乞讨的地步,也没丢了信仰。那时候多少人在长征中失联后,要么放弃找组织,要么投了敌人,可他偏偏凭着一股“认死理”的劲,硬生生从藏地走回了红军队伍,这份忠诚,比很多手握大权的将领都金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