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桌子了!外媒感慨中方的最新声明,丝毫不考虑任何美国利益了。 中美贸易摩擦自2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10-11 19:46:42

掀桌子了!外媒感慨中方的最新声明,丝毫不考虑任何美国利益了。 中美贸易摩擦自2018年以来从未真正平息,美国通过关税壁垒针对中国出口,中国则逐步转向供应链多元化,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2024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额仍高达128亿美元,支撑着伊利诺伊州和艾奥瓦州等中西部农业经济。这些地区豆农依赖中国订单维持生计,但随着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中国开始加大从巴西和阿根廷的采购力度。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已超1亿吨,其中巴西占比升至71%,美国份额从21%下滑明显。这种调整并非突发,而是长期策略的延续,旨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降低外部风险。澳大利亚铁矿石贸易同样如此,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占全球海运量的70%以上,必和必拓作为主要供应商,提供近2.6亿吨货物,结算全程以美元为主。这不仅加重了中国钢企的汇率负担,还强化了美元在国际大宗商品中的主导地位。 近年来,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逐步蚕食美元份额。2025年9月,这一趋势加速,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仅三年,却迅速整合采购力量,打破以往钢企各自为战的局面。贸易规则的微妙变化,往往源于实力对比的悄然移转,中国从被动接受者转向主动塑造者,这在全球经济中并非孤例,而是大国应对不公的必然选择。 大豆进口骤减成为2025年中美贸易的焦点。5月,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当月从美国进口大豆量首次降至零吨,这不仅是近30年来的首次,还直接冲击美国农业链条。美国农业部预计2025年大豆产量将创纪录,但库存已飙升至4380万吨,创1988年以来新高。价格较2022年峰值下跌40%,种子和化肥成本却居高不下,导致豆农连续第三年利润为负。 美国大豆协会多次呼吁政府干预,但中国买家已转向南美。阿根廷取消26%出口税后,中国采购商在48小时内锁定130万吨订单,到岸价比美国低30至50美元每吨。这种快速转向,不仅填补了供给缺口,还优化了成本结构。中国大豆库存充足,预计到2026年1月仍可维持正常水平。这一事件暴露了美国农业的脆弱性,中西部农场主面临订单真空,供应链从卡车运输到港口运营均出现岗位流失。 特朗普政府虽推出100亿美元救市计划,但难以逆转市场逻辑。中国此举精准瞄准美国政治痛点,这些豆农多为特朗普支持者,贸易战的反噬开始显现。长远看,这推动美国探索新市场,如印度,但现实中南美竞争激烈,美国份额难回昔日高峰。 铁矿石领域的动作同样力度空前。2025年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钢厂发出通知,要求暂停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船货采购,包括已在途货物,除非改用人民币结算。这一指令迅速传导,钢企和贸易商统一立场,谈判桌上的筹码瞬间翻转。必和必拓在中国市场份额达23%,但面对统一采购的压力,其股价应声下跌。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公开表达失望,强调中国是最大买家,但话语中透露出无奈。澳大利亚曾单方面对中国加价15%,并拒绝人民币结算,试图维持美元主导,但这一策略适得其反。中国每年铁矿石进口依赖度高,但近年来通过非洲和巴西增产,多元化路径已铺开。人民币结算试点早在原油期货中验证有效,上海能源交易中心持仓从2018年的几千手增至2025年的45万手,全球份额接近10%。 能源进口美元占比从2019年的90%降至2025年的55%,节省汇兑成本数百亿元。铁矿石不过是这一模式的延伸,企业接受度高,因为跨境支付技术成熟。必和必拓别无选择,其他矿商如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已抢先用人民币交易。中国此举不只针对澳大利亚,还直击美元在商品贸易中的根基,全球70%的铁矿石海运量由中国消化,规则变动将波及其他领域。 外媒对这些声明反应强烈,许多报道直指中国“掀桌子”,毫不顾及美国利益。彭博社称此为“重磅炸弹”,震动全球市场;亚洲时报分析,中国暂停大豆采购针对特朗普支持者,是一场精准施压。路透社评论,中国与必和必拓的对峙虽高风险,但时机恰当,受益于非洲新矿和国内产能调控。 英国卫报报道,澳大利亚总理希望禁令“短期结束”,但分析师认为这是中国争取更好条件的谈判筹码。福布斯指出,中国大豆进口转向标志贸易战第二轮,中国针对四种商品的反制措施重现。纽约时报感慨,美元霸权时代面临挑战,中国用订单换话语权。这些声音虽带惊讶,却承认中国实力增强。 过去,美元如太上皇,大家被动承担其通胀风险;如今,中国作为全球60%大豆进口国和70%铁矿石消化者,其动作牵动全局。外媒的“感慨”本质上是无奈,贸易本就谁买得多谁定调,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单边主义已难以为继。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