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路军被七千日寇包围,危急时刻,孕妇张翠屏说:我带你们走! 1943年寒

谈古论今朝 2025-10-13 21:47:53

三百八路军被七千日寇包围,危急时刻,孕妇张翠屏说:我带你们走! 1943年寒冬腊月的一个夜晚,冀东山区的密林间,一条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小道上,三百多名八路军士兵悄无声息地穿行而过。走在队伍的最前方,是一位脚步坚定的女人,披着大棉袄,肚子高高隆起,神情却无比坚毅,名叫张翠屏。 张翠屏可不是凭空站出来的“愣头青”,她是这冀东青龙山脚下张家庄的老住户,打小就跟着爹在山里砍柴、采药,山里的每道沟、每块石、每处隐蔽的岔路口,她闭着眼都能摸对。她丈夫去年跟着区小队打日寇,在掩护村民转移时中了鬼子的冷枪,连尸首都没找着,那时候她还没发现自己怀孕,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心里早把鬼子恨到了骨子里。 当时这三百多八路军,是冀东军分区的一支后勤保障队,带着过冬的棉衣和药品往前方阵地送,没成想半道上被七千多日寇围了个严实。鬼子仗着人多,白天搜山、晚上封路,八路军躲在山洞里两天两夜,没吃的没喝的,不少小战士冻得手指都肿成了胡萝卜,再找不到出路,要么被鬼子发现,要么就得冻饿而死。 张翠屏是躲在自家地窖里时,听村里的地下交通员说八路军被围了,她连夜摸出村往山里跑,就想找找看能不能帮上忙。等在密林里瞅见八路军的队伍,看着战士们疲惫又焦急的模样,她没多想就走了过去,开口就说“我带你们走”,语气里没有半分犹豫。 有人可能会问,一个怀着重孕的女人,自己走路都费劲,咋敢带三百多人突围?其实这正是她的优势——鬼子虽说人多装备好,可在这冀东的深山里就是“睁眼瞎”,哪条道是死路、哪处能藏人,他们一概不知。张翠屏不一样,她知道鬼子把哨卡设在了鹰嘴崖和一线天,那两处路宽好走,却最容易暴露,所以特意绕开,带队伍走狭窄的冰棱沟。 冰棱沟里结着厚厚的冰,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张翠屏肚子大,走的时候总得用手扶着腰,偶尔脚下打滑,她也只是咬着牙稳住身子,从不让身边的战士扶。有个十八九岁的小战士看着心疼,想帮她拎着身上的棉袄,她还摆手拒绝:“我不沉,你把力气留着,别掉队让鬼子追上。” 其实张翠屏心里也怕,她怕自己摔一跤伤了肚子里的孩子,更怕万一被鬼子发现,连累了整支队伍。可她更清楚,这三百多八路军背后,是无数等着棉衣、等着药品的战友,是等着八路军打跑鬼子的老百姓,她不能退。那时候的冀东,像张翠屏这样的村民不在少数,鬼子搞“三光政策”,烧了他们的房、抢了他们的粮,可越这样,大家越跟八路军一条心,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八路军能帮他们把鬼子赶出去。 后来张翠屏带着队伍走了整整一夜,天快亮的时候,终于把队伍带到了八路军的秘密据点——黑风洞。等战士们都进了洞,首长握着她的手一个劲道谢,还让她留在据点养胎,说啥也不让她再回村冒险。可张翠屏却摇了摇头,裹紧了身上的棉袄:“据点里还得有人往外传消息,我回村方便,孩子在肚子里,也得跟着学怎么抗日。” 说完她又踩着雪往山下走,背影在白雪地里看着小小的,却比任何高大的身影都让人敬佩。别觉得她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孕妇,她心里装的不是自己的小家,是八路军的安危,是整个冀东的抗日希望,这份勇气和担当,比很多壮汉都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谈古论今朝

谈古论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